疫情存在無人可免﹐如何應對各顯本領。在疫情下﹐有人鬱悶在家﹐衝突忽然增加。夫婦朝夕相見﹐磨擦糾紛難免。苦無工作做﹐在家變懶蟲;手停口停﹐可是仍要繼續供房貸、交租。困難一大堆﹐怎樣做才穩妥?
疫情看來有很多負面影響﹐但世事無絕對﹐有失必有得。自從今年三月中封關以來,各社區中心、公園、康體娛樂場所停止開放﹐有更多時間在家﹐見到正能量發放:
「個人層面」多了空間去讀聖經﹐看看書(筆者看了 “Survival Guide for the Soul”) 、整理舊相片﹐發現有些值得懷念的﹐便傳去給久而未見友人﹐重新連繫昔日友誼。多了在家吃飯﹐少了出外﹐反而瘦了少許!
另方面﹐改善了「家人關係」。一起嘗試煮新菜式(德國燒豬手)、自製餃子;又可以栽種小菜苗、蕃茄、苦瓜、白菜、矮瓜、黃椒、紅椒﹐每日都看看有沒有長高一些!這些樂趣非金錢可衡量。又共同做些小項目﹐例如為舊籬笆掃上新漆﹐整理相簿﹐以及電腦內的相冊﹐想起「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 一半令人流淚」。我們還有去踩單車、行公園、漫步海灘、看日落﹐都感覺到身心在為正能量充電。
「教會方面」教堂聚會停了﹐全部用網上開會。開始時大家都有些擔心適應困難﹐後來發覺好處﹐如省卻交通時間﹐準時開始準時完結﹐避免受到傳染﹐正是在危機裏看到轉機的好例子。
「工作上」自己仍然如常工作。除了戴口罩手套﹐六呎社交距離等﹐沒有太大分別。亦知道有朋友因為疫情緣故公司停業﹐被迫申請政府的緊急津貼。有朋友已開始尋找其他工作。家庭開支本來要換車﹐裝修的可能要延後﹐這也是理性表現。在壓力中發出鬥志﹐改變適應的力量。正能量﹐往往在逆境中更見光彩。
有失必有得。新冠病情疫情來勢洶洶﹐令人措手不及﹐很多人想不到會如此嚴重﹐持久及廣泛性﹐叫全人類都停下來﹐把我們習以為常的繁忙生活方式﹐來一個强逼性改變。三個月來﹐「教會」已經藉著網上聚會而進入「無牆教會」年代﹐往後的傳福音、牧養及擴堂策略﹐會如何調整呢?
「家庭」方面﹐發覺能夠可以握手擁抱﹐已非必然。疫情把家人更加拉近﹐不要再為小事而發狂了﹐能見一面就是一面﹐所以要珍惜見面。「個人」方面﹐思想生命中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萬一疫情臨到自己身上﹐我會如何處理呢?我有甚麼臨別贈言?最想下一代知道我所珍惜的是甚麼?
疫情﹐可以提醒人很多忘掉了的問題﹐重新思考!
◎秋霖
来源:真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