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心角度看痛苦 (从腓立比书1:29学习信心)

卢国强牧师

2006年5月28日,星期日中午,当时天主教会的教宗,本笃十六世(Paus Benedict XVI)缓慢而默默地走过面积175公顷的前集中营的侧门,位于波兰南部的Oswiecim或Auschwitz-Birkenau。在大门上方的弯铁上刻着德文的铭文Arbeit Macht Frei(工作使你得自由)。这个铭文似乎留下了历史的证据,在那个地方散发出人类的邪恶以及110万犹太人遭受无法形容的痛苦,在1940-1942年期间,他们在毒气室内系统性地被杀死。

因此,别说是得自由或工作后得释放,每天就有2万人强迫进入密不通风的室内,不论愿不愿意都吸入非常有毒的Zyklon-B气体。之后,他们的尸体集体的在焚尸炉或广场火化(特别是当焚尸炉超载时),以致其他等着“轮到他”的俘虏们都看见白里透黄的烟雾从广场或焚尸炉的烟囱不停地冒出。那烟雾象征着可怕的痛苦和死亡,他们如此的对待俘虏,乃堪称真正的狼而不是披着羊皮的狼。

试想想,倘若你或我是Joseph Aloisius Ratzinger,一位自称是“德国人的儿子”的德国公民,他出生慕尼黑(Munchen)东部,巴伐利亚州马克特尔的小镇(于2005年被任命为教宗,名为本尼迪克特十六世)。我们的感觉会是怎样的呢?当意识到纳粹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就是纳粹德国政府,600万犹太人(当时欧洲三分之二的犹太人口)的种族灭绝,他们都是自己的民族。在百感交集中,本尼迪克特十六世(即Joseph A. Ratzinger)双手合十、一言不发的进入奥斯威辛集中营。到了时侯,他在致词之前介绍和祷告(他用意大利文,不是德文——为了顾及在场的一些受害者家属的感觉),他语气颤抖地说:“上帝啊,你为什么默然不语?你怎能容忍这一切?

这岂非也是众人的问题吗?当历代以来面对灾难,恶行,痛苦,(何况是)死亡的时候。甚至在当今新冠病毒肆虐中,当到处都遇见数不尽的患者,以及失去所爱之人的家庭,都会引人发出像以上的问题:上帝啊,当全世界都遭受致命病毒的肆虐,并令千千万万人痛苦不堪的时候,你在哪里?上帝为什么默然不语?仿佛不在乎?这个向上帝发出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信心动摇的基督徒发出的,由于面对新冠病毒肆虐所引起的痛苦。

确实,当一切都进展顺利,当天永远的蓝,阳光永远普照,生活风调雨顺,安全,平安和安宁时,一般大多数的人——包括基督徒——不会记得上帝,或者当记得上帝,从嘴里很容易说感恩。再次的,当一切风调雨顺时,感恩是非常容易的,倘若生活这样的平安顺利,每个人都没有面对重大的困难。但这是又少见又罕见的呀!困难甚至痛苦会迅速和悄无声息的来袭。

苦难的形式非常多样化,从最轻微(例如“文化”病:偏头痛,痛风,风湿或膝盖痛)到最严重(例如致命的病痛,无法解决的家庭问题,经济破产问题,心爱之人的离开,和现在的问题——许多人都尽可能的避免——呈阳性的迹象或感染新冠病毒)。刚才最后的可能是最巨大的痛苦,困扰着各个阶层,以致他们选择在各自的家中“冬眠”。在这种情况中,我们岂没有问上帝吗?我们是否在上帝的话中找答案?藉着腓立比书1:29,使徒保罗引导所有信徒,从圣经的正面角度观看任何生命中的困难和痛苦,而这里要强调的原则是:即使面对巨大的痛苦,每个上帝儿女能够将局面转化成美好的见证,并荣耀上帝的名。

痛苦是信心的一部分

当一个基督徒在真正的痛苦中挣扎的时候,这一点就难以明白。特别是使徒保罗在这一节中充满信心的说:“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腓1:29)。千万别错解:“你”并非只是指高层领导,就是“诸位监督或执事”(腓1:1)。正确的是保罗招呼在腓利比的所有教会或信徒。这一点意味所有信徒蒙召是预备为基督受苦,更何况保罗使用术语“蒙恩”(授予特权),词根是charis(恩典)。意思是从正面角度,上帝除了赐予恩典,就是当一个人相信时储存信心,上帝赐予恩典(与储存信心相等)经历为基督受苦。因此,基督徒受苦是恩典,是特权,是上帝允许发生的特权,也是信心的一部分。

当然,当一个基督徒遭受任何的痛苦,起初他会感到吃惊,因为——正如世上大多数的人——以为生活会永远顺利和平安,不会有巨大的困难和问题。接着,在祷告中就会开始发问,或更正确的,问上帝(例如:“上帝啊,我为什么会遭遇这些?或者”上帝啊,我丈夫为什么会感染新冠病毒?”)从这一点,作为真正跟随基督的人,无论多困难,在跟着的阶段,他必须以宽广的胸怀应对苦难,并将之接受为一种尊荣,正如使徒保罗曾经记载:“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祂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彼前4:13)。

在第一世纪的困难和充满逼迫的时代背景中,实际上保罗曾说过这句话:“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注意:无论是彼得或保罗,他们不仅仅是写或说关于预备受苦而已,他们真正的经历并正确的应对:“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5:41;参阅提后1:12;罗5:3:“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

其实,对于保罗,腓立比书的语境展示了非常严重的情形,因为他是在公元62年在罗马的狱中写的。作为罗马政府的囚犯所受的痛苦,可能导致死亡(“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1:21)。可以理解他是在(前途为名)与(可能往那方向)之间交战:“我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的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1:23-24)。

对于一个在无能为力中遭遇痛苦的人(例如,患重病,更何况半昏迷状态中装上呼吸器),在生(不知前景如何)同时也面对死的威胁中(随时或马上会发生),这是令人不安也可能减少一个人对上帝的信心的情况。基于这点,上帝的话仿佛激励所有信徒要学习相信,通过这个简单的公式经历痛苦:面对苦难,却以不受苦的态度。不受苦,意思是:不看痛苦为受苦或不从负面看待,更何况发怨言或唠叨不休。必须从信心的角度看待痛苦(fideis; 从拉丁术语 fides, 信心或信仰),以致凡经历痛苦的基督徒都会甘心忍受,因为这是我们对基督的认识的一部分(“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3:10)

当然“甘心忍受”不是口说(或写)那么容易,然而当信徒从信心的角度迈步,并清楚的晓得基督已经预先经历痛苦和死亡,相似这般的痛苦中将会带来信心的加增和力量。这就是为何保罗在沉重服事的战场中,能够欢喜地接受和经历痛苦:“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1:24)。

这句“基督患难的缺欠”并不意味基督的拯救大工还不完全,以致需要加上人的痛苦才能成就。很明显保罗说的并非如此。实际上,保罗觉得——经过那么多年没有私心的服事上帝——席卷和发生在他生命中和服事中的一切牺牲和痛苦,他觉得还远远不及主耶稣的牺牲那么多和那么大。保罗所使用的相同语气和术语是当他见证关于他同工在服事中的劳苦和痛苦,Epafroditus(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腓2:30)。

如今,你和我在近来越来愈不确定的世界范围中所需要的就是愿意,同时也是有勇气的承认我们和基督相似,特别是勇于承担痛苦和勇于面对死亡的方面,因为我们清楚晓得这是一种恩典,甚至是特权。倘若我们拥有这种态度和信心的坚定,无论我们如今和未来将面对什么,一切都会变得更轻微并且更能克服,因为我们即使受苦,但却不(过于)痛苦!

受苦是传福音的机会

在ESV(英语标准译本)的腓立比书1:29这样说:“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为祂受苦”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当蒙召为基督受苦时,信徒能作什么?当保罗被囚在罗马的狱中,他肯定遭受莫大的困难(不必说,肯定是巨大的痛苦)。但发生了何事呢?他利用在狱中的时候,成为他见证和传福音的大好机会(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给;腓1:12)。这一点意味“为祂”受苦是一种能够改变或转化传福音和见证的受苦,正如保罗已立下的例子。原来他的这个例子也“感染”其他的基督徒行同样的事(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腓1:14)。

因此,只要我们还有活在世上的机会,就应该将为基督的名受苦当作是见证或传福音的机会:“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林后4:11)。这就是主的仆人,是从不“缺少”受苦的:多下监牢,受鞭打,被棍打,被扔石头,遇船沉,遇各种各样的危险(林后11:23-27)。由于经常遭遇错综复杂的痛苦,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关键是:他要改变局面,将大多数认为是恶劣的局面,转变成良好的局面或机会。例如,当他在腓利比的狱中,他采取传关于主耶稣的福音的机会(使16:30-34)。当他所乘的船搁了浅(使27),他还是找机会作见证(22-25;参阅28:23,30-31)。甚至可能是在罗马受捆锁时,他有机会在该撒宫里向某圈子的人传福音(腓4:22)。简单的说,他在遭受接连不断的痛苦时,他确实不觉得“羞耻,倒要因基督的名归荣耀给上帝”(彼前4:16)。

根据英国著名的神学家和作家Joseph B. Lightfoot (1828-1889),保罗被囚在罗马的监里时,保罗的手和兵丁的手锁在一起六小时(就是说一天有4个兵丁交换看守他)。试想想,对于保罗,那是大好的机会可以向看守他的兵丁传讲基督。因此有足够多的罗马兵丁,甚至该撒圈子的人认识福音并不奇怪!

如今,我们活在21世纪的人,有着不同于使徒保罗和初期教会的挣扎和痛苦(他们经历种种的逼迫和牢狱的威胁)。除了经济的问题、家庭或教会的冲突、失去工作、哀恸,当今的全世界——基督徒和教会也不例外——在这疫情期间面对巨大的困难和痛苦。以上上帝的话所教导的原则一直都没有改变:我们如何应对现有的局面,将反映我们的信心如何。但愿我们有能力以信心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痛苦,当作是我们和教会宣教和传福音的机会。这般的圣经思维和委身肯定不会徒然,直到有一天得以证明我们站在万王之王面前时,有满足的欢喜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