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第二號殺手!降膽固醇護心?

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近期年輕族群因為心血管疾病驟逝的事件頻傳,原因可能與飲食與生活習慣不良的有關。其實,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在於保護血管的內皮,大家熟知像是Omega3脂肪酸、類黃酮等物質,都有益於心血管,除了常被提及的護心好食物如鮭魚、魚油、橄欖油、藍莓之外,近期又有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指出,每週只要吃一分堅果,似乎能夠有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與糖化血色素,進而降低因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

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超標,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

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很多,包括:高血壓、抽菸、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其中,由於飲食習慣不良,造成高血脂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案例,可說是屢見不鮮。

造成高血脂症的原因可能為總熱量攝取過多、總脂肪攝取過多、運動量不足或酒精攝取過量等,導致血液中流動的壞膽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及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含量過高,會堆積在血管壁而形成斑塊,進而引起局部發炎反應,提高冠狀動脈疾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堅果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有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且當中的膳食纖維,也可以幫助代謝體內膽固醇,以達到降血脂的效果,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研究:每週攝取2分堅果,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降低27

根據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校刊《Harvard Heart Letter》報導,一項由來自布朗大學沃倫・阿爾珀特醫學院心臟科(Cardiology Section, Department of Medicine, Warren Alpert School of Medicine at Brown University)的塔斯尼姆・法蒂瑪・伊姆蘭醫學博士(Dr. Tasnim F. Imran)及其研究團隊所進行,並於2021年發表在《臨床脂質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Lipidology)的最新研究指出,一週只要攝取2分堅果,就可以有效降低因為心臟病而死亡的風險。

研究是以布里格姆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和哈佛醫學院所提供《婦女健康研究》(Woman’s Health Study, WHS)的39167名婦女為受試者,研究人員給予受試者使用食物頻率問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s (FFQ)以填寫攝取堅果的頻率,且在為期平均19年的隨訪調查中,記錄因為心臟病而死亡的受試者人數,在實驗結束後,共計有959例受試者因為心臟病而死亡。

研究人員綜合分析受試者攝取堅果的頻率,以及因心臟病而死亡的關聯,最後發現,每週攝取2分堅果一分(約1/4杯,而1杯約240毫升),相較於不攝取任何堅果的組別,其因為心臟病而死亡的機率風險降低27%,每週攝取1分堅果,因為心臟病而死亡的機率下降16%。可見每週攝取堅果的量即使不多,也能幫助降低因爲心臟病而死亡的機率。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攝取堅果與降低心臟病風險的詳細機制還未釐清,不過推測可能與食用堅果後,血液中膽固醇與糖化血色素數值的改善有關係。

堅果油脂含量高,不可攝取過量,建議以原味堅果為宜

雖然堅果含有許多對身體有益的成分,不過仍要注意不可攝取過量,由於堅果屬於六大營養素的堅果種子類,油脂的含量較高,攝取過多也有熱量太高之虞;根據衛福部建議,每天1湯匙,或每餐1茶匙的堅果,即可達到建議的攝取量,且建議以未調味的堅果為主,才不會造成身體過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