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四要」的教養原則

李順長

當我寫這篇文章,月曆上顯示的是三月十一日,離二月十四日我的師母離世榮歸天國約有一個月,我的身心靈逐漸從逆境中復原。從去年五月她發現癌症到今天,大約走過十個月艱辛歷程,協助我照顧師母的,是住在聖地雅哥的大女兒恩慈。

她扮演長達十個月的特別看護:醫院、送急診、連絡醫生、買藥、備餐、伺候進食、鋪床,她都善盡人子之責。有一天她自信地告訴我:「媽媽走了,我心裏沒有任何情結,沒有任何遺憾(regret)。」多麼美麗健康的心理狀態。

這種「沒有遺憾的心理狀態」是她用十個月的孝順贏得的。在美國長大的孩子,肯花十個月照顧病重的母親,可以算是孝順了。

我仔細尋索個中原理,感悟到其運作,大概遵行下列模式──爸媽對她很好,親子間的情誼、信任、溝通處在極佳狀態,兒女心存感恩,甘願在父母困難的時刻,悉心付出照顧。(當然,有些人行善是源自高貴的動機,不一定與回報有關。)

從兒女出生到廿多歲獨立,我和師母大致上運用下列原則,來照顧兩個女兒,營造親子關係。從負面來說,我們盡量做到「不惹兒女生氣」。從正面來說,我們盡量做到「照顧兒女的自尊、安全、潛能開發、人格成長。」

以弗所書六章4節說:「你們作父(母)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經這樣吩咐我們,是因為父母享有錢財、體力、權柄各方面的巨大優勢。兒女在幼年時代,多半沒有力量反抗父母的濫權。父母情緒激動(謀生壓力這麼巨大,情緒有時起伏是必然的),偶爾會使用下列方法發洩情緒,不自覺地傷害了兒女──
1. 比較:「隔壁的王小華SAT考了1600分,你呢?」父母想的是激將法,刺激他努力。兒女感受到的卻是無顏見江東父老的壓力。

  1. 偏愛:「姊姊就不像你這麼多嘴。」父母很自然偏向貼心的那一個。尚未學會情感智 慧的另一個只看見父母的偏心。
  2. 輕視:「你真沒用,這麼簡單的事也做不來!」銳利的言語,刺透了兒女的心。
  3. 遷怒:爸爸在辦公室受盡了委曲,還未學會察顏觀色的兒女就成了出氣筒。
  4. 冷漠:老爸常想等事業有了基礎就多陪孩子,孩子所經驗到的是寂寞,乾脆到外頭混幫派。

聰明的父母總是盡力避免這些刀傷劍痕。

以弗所書六章4節又說:「你們作父母親的……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主的教訓就是聖經所教導的原理,聖經的原理,簡單地說就是,父神照顧人類的四大需要,父母也要努力滿足兒女的四項基本需要。

1.自尊:用祝福的話語和行動的支持,來建造兒女健康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健康的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安全:用無條件的愛與接納,經營一個安全的情境,來培養兒女的安全感,和冒險的精神。

3.潛能:給她最好的機會接受教育,學習技能,充分開發潛能,一方面肯定了自己,一方面對社會作出貢獻,得著適當的財務報償。

4.人格:用基督教信仰來薰陶他們的道德觀、價值觀,來保障他們一生走在真善美的坦途上。

回想起來,兩個女兒對爸媽的孝順,大概和上述的「五不四要」有關。她們的四大需要得著滿足,心裡又沒有五大情結。從感激父母的心生發出孝順的行為。這樣的美境,我得感謝神教導我,遵行聖經的教訓,在親子關係上進入了善性循環。

来源: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