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耶稣所看的

◎卢国强牧师

 

宋尚节牧师博士(左一);计志文牧师博士(右二)

 

经文:马可福音6:30-38

有两个从未写过书信或文章的大人物,然而却是几个世纪以来最多写到的:第一,苏格拉底;第二,耶稣基督。苏格拉底(主前470-399)是古希腊哲学家,他是一位教师和学者,可以说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虽然没有写过任何东西,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与任何人的对话时喜欢提出问题,以致被称为“苏格拉底式提问”方式。有趣的是,这位著名的哲学家甚至承认:“ 我不能教任何人任何东西,我只能叫他们思考”。

与苏格拉底一样,耶稣基督经常使用对话的方式或讲一个充满引发人们思考的问题。在四福音书中祂问了307个问题,而只回答了8个问题。当今的教师和这位伟大的夫子最显著的区别是:大多数教师提出问题是为了获取信息,但耶稣却是为了转化。当今的老师的问题是要得到答案,然而弥赛亚是要打开听众们的洞察力和眼睛。当今的教师倾向于针对有限的学习材料提出问题,但基督却是引导听众们要思考甚至反省,直到他们能够看到看不见的事物。

在这段经文中,祂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你们有多少饼?”(38节)。耶稣本来是要门徒们歇一歇(31节),却因为加利利人一直的跟着他们,以致耶稣怜悯他们,然后“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34下节)。

耶稣的教导似乎持续到晚上,因为门徒们提议说:“这是野地,天已经晚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自己买什么吃”(35-36节)。他们考虑的足够现实,因为聚在一起的人有5000男人(44节),若加上女人和孩子,大约有一万五到两万人。当时管财务是吝啬又贪污的加略人犹大,他哪里要付出巨款去买食物给加利利的10个村庄的人吃呢?

当耶稣说:“你们给他们你吃吧!”(37节)。他们的反应仍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突然要供应一个村子居民的食物,确实是个大难题。但主耶稣在38节问:“你们有多少饼?”。主耶稣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至少有两点是祂要教导的。

1.主耶稣有意引导我们学习将困难视为机会

根据门徒们的理解力,要喂饱如此拥挤的人群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浪费:“我们可以去买二十两银子的饼给他们吃吗?”(37节)。我们大多数的人不也经常处于和门徒们相似的心态吗,就是将每一个情况或挑战视为难处或问题?大多数的人都习惯于直线或常规的思维,以固定或编程的思想方式,所有的问题都必须按照逻辑、理性、正常、标准、实用、实际的结构进行过滤,且不给其他可能性留空间。

因此,门徒们的的直线模式中出现的解决方案或出路是:“叫众人散去”(36节)。在疫情期间,岂非有很多基督徒,甚至教会执委或基督教机构,也同样有着直线式的思维,结果就不想更进一步的传福音,执行差传计划,帮助困难、生病和哀伤的人。

主耶稣的思维方式显然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直线模式;他的思想是启发性的,同时也是转化性的。启发性——对门徒们来说是一种崭新的、陌生的、不寻常的,也许是奇怪的启发,特别是当他们从一个孩童取得的五饼二鱼时:“这么一点要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约翰福音6:9)。这是正规的常识逻辑,且也没错,然而却表明他们的思维模式仍然是传统性和怀疑性的。

转化性——是改变门徒们的思维框架,转向一个打开思想视野的异象,特别是当耶稣叫众人一排一排地坐下。可能门徒中有开始怀疑的,认为每个人最多只能得到一丁点的面包和鱼。但门徒们还是顺从耶稣的命令将饼和鱼分给众人(41节)。这时,神迹出现了,大约一万五百人都吃饱,剩下的饼和鱼还装满十二个篮子(42-43节)。弥赛亚的大工岂不是非常的神奇吗?

因此,即使我们在这两年多的长期疫情中还是面对着相当困难的情况,让我们都学习从主耶稣的角度看情况。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将眼前的困难视为机会,能够看见上帝的奇妙大工?

作为上帝的儿女,都要学习看见上帝藉着新的机会,所要向我们揭示的一切可能。主耶稣可能在重复这个问题:“你们有多少饼?”这一次是特别针对我们问的,是要我们思想,扩张视野,并带领我们发现远远超出我们惯常所发现的?祂正在引导我们走向服事的创新,并意识到困难是一扇敞开的门,引向一个又一个的机会。我们是否能够看见并朝着这种可能性迈进?

2.上帝有意激励我们学习以怜悯为服事的动机

马可福音6:30的情况是门徒们刚完成了宣教的服事,且可能相当疲劳。当时耶稣提议他们稍微放松,同时有“自己的时间”。但事实上,他们无法短暂的休息,因为加利利整村的人一直跟着他们。

但耶稣的反应又如何呢?当时主耶稣“看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6:34)。这句“耶稣就怜悯他们”在旧约圣经中反复地使用,而一部分是与主耶稣的心态有关。这个词的字面意思与“内心”有关,也可以意味着“心灵深处受感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突出的是,主耶稣的情感和心灵正在燃烧和受感动,祂要供应这许多人的需要,尤其是要减少或消除他们的困难甚至痛苦的动机。

这一点表明耶稣不仅看到了众人所经历的困难;祂仿佛也感同身受。祂的心被怜悯的动机所驱使,以致祂看见众人的需要。就是这怜悯的动机使五饼二鱼在祂的手中成为神迹。将少数又微不足道的事变成了出奇的大、奇妙,并为众人带来祝福。

当耶稣问:“你们有多少饼?”,祂问的是他们所拥有的,而不是他们所没有的。正如门徒们一样,我们的一般常识只专注于直线的思想,认为财力资源就是一切,甚至成为决定一项事工是否能进行的因素。确实,金钱、资金或财务的支持是很重要,但在事奉中却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必须拥有的唯一服事关键:有必要寻见同时有能力像主耶稣一样地实践怜悯的动机,特别是在这段疫情肆虐期间。有太多的人需要我们伸出手,但太少有人蒙召去关心仍在基督之外的灵魂,或向我们周围处在困境和痛苦中的人伸出援手。

五饼二鱼的神迹,实际上是主耶稣传达一个重要信息的方式,祂要我们从上帝的角度去看。祂要我们不可过于拘泥于线性、普通、传统、常规、标准和实用的事,而是要我们看见那看不见的视角或眼界,就是看见上帝藉着神迹所动的奇妙大工。上帝要向我们传达的是什么信息或嘱咐?祂是否在我们心里增添了某些负担或服事的理念,好让我们心里火热,愿意为上帝工作?

东南亚圣道神学院的创办人计志文牧师博士,就是一个能看见主耶稣所见的主仆。尽管计志文牧师在中国和亚洲的华人教会中是很受欢迎的传道人(还有宋尚节牧师博士),他却并不存线性思维,更不用说自我满足了,他依旧到海外服事,包括到美国、菲力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他探访的每个国家,除了讲道传福音,还创办孤儿院、基督教学校和神学院;其中之一就是东南亚圣道神学院。他一生中已创办375教会、在7国家创办7学校,以及2神学院。东南亚圣道神学院的存在,实际上只是一部分计志文牧师鼓舞人心和转化式的服事。

计志文牧师在服事中的重要经文就是约翰福音4:35。他基于异象和使命的座右铭就是“服事的禾场就是世界”。他在一切的简陋和不足中,能够看见服事的禾场是何等的广泛。而我们活在可以到达世界各地的技术和媒体的21世纪中,大多数人的心却似乎已经变得太冷漠了,并且过于执着一切线性的、狭隘的、基本的、官僚的、常规的,完全不是宣教性的。

计志文牧师到各国服事和创办的资本是什么?这位成立神学院的主仆说:“我双手空空来到印度尼西亚!”。他并不是依赖任何的资金,包括存款、金银和来自各地的资金支持,正如当今许多教堂和机构中很常见的。

当今到处困扰世人的主要趋势有两个:忧郁和不确定。各阶层的组织中将会有很多变化、改组或重新安排,重大的职业变化,要求每个人都要做到最好和最出色的。他们很可能注重的是技能而不是学历(学位)。我们这些在教堂和其他基督教机构服事的人又如何?我们是否已准备好面对许多的变化?或准备好改变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事工以求作到最好?

我作为神学院的讲师,倘若我只是教导和遵循服事的程序流程,完全没有像主耶稣那样看见和思考更大更广的异象和使命,不是很可惜吗?如果作为牧师、大会主席、基金会主席、基督教机构领袖,仅仅是直线性、规律性,基本性的服事,并且只考虑如何保留职位和津贴,完全没有从宣教的角度看我们的存在,不是很可惜吗?

如果每个人只作教会叫他们作的事或议程上的事,完全不定睛仰望作为禾场主人的基督,不是很可惜吗?对于长老们、执事、团契执委、或教会的同工,倘若仅仅是定期和惯例地在团契中、教会的行政或财务部服事,完全不看服事与现状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可惜吗?

我们要成为有异象的属灵领袖,像主耶稣一样,因为祂在当今困难的时期对我们说:“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约翰福音4:35下)。疫情确实为难我们,让我们将当今的大困难视为上帝的一部分计划,同时也是一个为基督工作的大好机会。庄稼已经熟了!但若不是现在收割,要等到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