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崇拜会何去何从?

新加坡教会领袖最近感到烦恼的问题,是当教会全面恢复实体敬拜时,会众是否会如疫情前那般,到教会参加实体聚会?从目前逐步开放的情况来看,就算教会全面恢复实体敬拜,预料参加人数极有可能大不如前。

我们需要教导信徒有关共同敬拜的重要性,也要让弟兄姐妹明了与教会群体一起实体崇拜,是每一个信徒的基本信仰生活及优先选择。 因为实体敬拜一方面是塑造信徒个别属灵生命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信徒一同向世人宣告我们对基督信仰效忠的最直接见证。故此,当恢复实体敬拜时,教会应鼓励每一位信徒务必操练一种以活出信仰要求比迎合个人喜好更为优先的生活观。

可是当教会全面开放实体敬拜时,过去两年努力耕耘、同时牧养了信徒生命的线上崇拜会,是否还应继续? 对此,教会领袖各持己见。我们不否认在无法进行实体聚会时,线上崇拜会是让信徒不停止聚会的唯一选项。然而在过去这些日子,我们也确实看到它为教会得着了一批在疫情前不常出席实体崇拜会的人,如不能自行到教会的长者、卧病在床的肢体、遭受家人逼迫并被拦阻到教会的信徒、主日需要上班的会友、不固定出席崇拜会的慕道友。此外,由于信徒大量分享线上崇拜会的链接,致使因种种原因不到教会敬拜的肢体重新回到主的面前;非信徒在无需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也透过线上聚会接触到基督教信仰。不单如此,线上事工让教会发掘了在这方面有恩赐与负担的肢体参与服事。总的来说,线上崇拜会的确为教会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祝福,难怪教会领袖对于恢复实体敬拜后,是否还要继续提供线上崇拜会的选项难于取舍。

一般来说,考虑停止提供线上崇拜会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担心会友因线上崇拜会的便利而不出席实体聚会,二是线上聚会需要动用额外的人力资源。这两个原因并非全无理据,但倘若线上崇拜会能带来种种好处,教会是否应该考虑顺势成立线上崇拜会的新事工,借此跨越教堂的四面墙来扩张教会的疆界,使它成为后疫情的教会模式?

使徒行传记载,神透过逼迫让早期教会的信徒分散到各地。他们就在安顿之地,顺着当时的政治环境,使用非传统的地点与形式来敬拜主。除了在会堂,也在家中暗暗敬拜,或在山洞、地洞、旷野秘密聚会,还有在马车及河边公开讲道与施洗。这种因局势而变通的敬拜地点与方式,不仅能让信徒继续与其他肢体一同敬拜,同时也带领了外邦人信主。以非传统的地点与方式敬拜,并非散居信徒的本意与习惯,但为了让福音广传和更多群众得到牧养,他们就突破了“只能在特定地点敬拜主”的观念,开拓“可有不同方式”的敬拜观。

如今,神允许疫情袭击全球,以致教会经历了线上崇拜会的方式。这会否也是神赐给教会的转机,让教会维持原有熟悉的实体崇拜会的同时,也走进网路世界的禾场,以线上崇拜会的方式扩张上帝的国度? 果真如此,教会理当乘势而上,勇于保留这条已经开通的管道,认真学习如何有效地发展线上崇拜会这新事工,才不致辜负这次疫情所带来的良机。

有效的线上崇拜会不应是实体崇拜会的翻版。现阶段的线上崇拜会,无论是现场直播或是预录视频,基本上与过去的实体崇拜会没有太大分别。虽然视频的清晰度已尽量提升,诗歌和讲道都配上恰当的背景与设计精美的插图和文字,甚至预先分发讲道大纲给信徒,但不能忽视的,是线上的另一端,受众的视觉始终还是属于二维的平面,而非三维的立体。同时会众之间也没有交流。或许有人认为实体聚会也同样是单向、没有交流的参加崇拜会。事实上,在实体崇拜会中,圣殿的布置、灯光、音乐及在场的肢体,都在刺激与会者的五官,借此引导他们投入敬拜当中。这些重要元素,都是在视频的另一端无法感受到的。因此,线上崇拜会若要达致果效,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 代入感

成功的影视,能带动观众产生一种自己替代了剧中人物,因而感受一种身临其境的果效。线上崇拜会的拍摄镜头,也当让参与者产生一种身临实体崇拜会的感受。换句话说,是让会众参加线上崇拜会时,不再以第三者的身份观看一场敬拜聚会,而是透过拍摄电影般的技巧,精心与灵活地使用远近镜头的切换,以及不同角度的聚焦和取景,将线上的会众带入敬拜,犹如身临实体崇拜会一般。

  1. 一体感

线上崇拜会是单向与被动的。因此在设计上要引导信徒意识到自己不是个别单独敬拜,而是敬拜群体中的一分子,在另一个空间与其他信徒在同一个崇拜会中一起敬拜。若采用现场直播,当在现场设置数个镜头以捕抓不同场景,让线上会众一方面跟着程式敬拜,另一方面能看到现场的肢体,并加插与现场会众互相打招呼的环节,借此营造线上信徒与实体肢体之间的一体感。若采用预录方式,可以在证道后开放聊天室,鼓励会众简单分享他们对信息的回应。这有助于拉近参与敬拜的信徒之间的距离,加强他们的一体感。

  1. 归属感

教会可借着传递亲切感与个别关怀的行动,鼓励信徒参加线上崇拜会。例如:教会可安排一名牧者担任线上崇拜会的主席,在会前会后向与会者打招呼与问候;崇拜会主席也可鼓励信徒透过私人聊天室分享近况并提出代祷事项,并安排同工即时以文字回应与代祷。至于新朋友,主席可以邀请他们留下个人资料,以便日后跟进与联系。以上这些个别性的服事,能有效地让与会者感到被重视与关心,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教会的归属感。

因此,若要发挥线上崇拜会的功能,绝不能只把实体崇拜会的程式直接搬到线上进行,而是需要经过重新整理与设计。教会需要物色专人去策划每一次的线上崇拜会,同时也需要运用专业资源,如导播、摄影师、技术人员和主持线上崇拜会的教牧和服事团队。 这些安排虽然会加重教会的工作量,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新事工,肯定能为选择或需要参加线上崇拜会的会友,提供高素质的敬拜与教会生活,同时也能成为非信徒接触教会的第一步。

然而,须谨记的是,线上崇拜会并不是另一个教会。它只是教会的一个事工,特为服事那些因各种原因而选择参与线上敬拜的信徒而设立。因此教会需要刻意安排这两种崇拜会的肢体有见面接触的机会,如安排大家在特别主日或联合营会齐聚一堂。如此一来,线上敬拜的与会者能够对教会产生归属感,并与实体崇拜会的信徒建立一体感。无论参与哪种敬拜方式,大家同属一个教会,在不同空间同心合一地敬拜主,并携手完成宣扬福音的使命。

近两年的疫情,教会里不少信徒饱受精神上的压力和孤独情绪的困扰。他们困苦无依,像没有牧人的羊一样(太9:36)。牧者不能躲在电脑制作视频的背后做技术人员,而是走进羊群中间牧养他们。教会需要找其他人来做技术型的工作,让牧者专注于关顾的服事。牧者乃是蒙上帝呼召,受委托牧养上帝的羊群。疫情期间,羊群失散,看不见牧人,作了世界的猎物。牧者,你的羊群需要你。请回到原初的呼召,做一个教牧关顾的牧者。

 

 思考问题

  1. 目前的线上崇拜会可如何提升,致使聚会能培 养信徒的代入感、一体感与归属感?
  2. 线上崇拜会可如何与实体崇拜会并存,借此牧 养不同空间的信徒,并扩张教会的疆土?

 

 

新加坡神学院学务部长

实践神学副教授

陈恩慧牧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