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永富博士
(……续)
二、认出并更新组织的灵性之指导性方法
(一)组织是否以基督及效法耶稣为核心灵性?
任何声称自己是个基督教组织的机构,理应要高举基督及他的生活方式,否则它要么名存实亡,要么表里不一。“基督教的”或“属基督的”只能用于解释以耶稣为主的组织,而承认基督是主,等于说唯有基督及其死与复活,而非这世界及其生活方式,才是人得救的源头与生活的规范。所谓基督教组织的灵性,就是那把这信仰宣告体现于组织里面的日常运作之精神和哲学,使得组织的生活变成基督徒成圣效法基督的一个操练或实践领域。以基督为中心的灵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表现:
认知或理性方面
因为基督是道成肉身,所以,以基督为中心的组织是热爱和重视学习神的话的组织。照此,基督教组织理应要成为重视学习的团契。在这场属灵争战中,神的话是信徒手上的一把宝剑(弗6:17),而神的宝剑对信徒在面对罪恶与属灵执政者时的攻守之势发挥绝对作用(Arnold 2011, 462)。属灵争战的攻势是指信徒用神的话传讲福音、批判时弊、光照黑暗,使自己和他人悔改而成圣,而守势是指信徒根据神的话抵挡属灵执政者的公开攻击与渗透。总之,以基督为中心的灵性也是以神的话为中心的,而这意味着信徒热爱学习对神的话的有系统总结(即神学)。照此,反知识倾向的各样表现(比如对经验和感情的极端注重、实用主义精神、对学术性事物或新思想的排斥与恐惧等等)是属灵执政者削弱基督教组织的“凶兆”。反知识会减弱教会的免疫力和辨别能力,因没有客观真理为依据,教会很难认出仇敌的明枪暗箭。信徒既要学好圣经与神学,也要持守并传讲纯正的教义(多2:7)。
此外, 学习不只积累知识,也重塑思维;不单充实头脑,也会改变视角。什么样的学习才能重塑思维而不仅是积累信息呢?
首先,正确学习圣经离不开掌握圣经整个故事的基本情节(创造—堕落—救赎或再创造—得荣耀)及其神学意义,然后可以真诚用这情节当做重新解释世界及自己人生的叙述性框架。其次,学习圣经也是要更清楚理解耶稣在圣经中的中心地位,亦即通过耶稣及其死而复活,信徒不单可以明白圣经的内容,也深刻认识神和认识自己与他人。再者,学习的目标是令信徒拥有并使用颠覆性思维。连基督徒的理性也需要被钉在十字架上,信徒以十字架的颠覆性逻辑检验一切。如此,信徒能更敏锐辨别诸灵:觉悟到那些表面上被多人肯定的事未必讨主喜悦,而那些表面上被多人唾弃的事,可能是让自己能过合神心意的生活。
拥有良好的基督教思维的特征是严谨的神学思考和判断,但严谨在此不是教条主义,而是在真理的认识上和判断事物的过程中认真且不马虎。严谨的思考离不开舍己,因人的倾向是走捷径、主观、不爱动脑筋、只想听道却不愿多思考。
最后,学习也是改变信徒或组织的自我认同。为了抵挡属灵执政者的诡计,信徒“要戴上救恩的头盔”(弗6:17),意即信徒要以基督拯救自己的工作解释自己的人生,也提醒自己在基督里的新自我认同(Arnold 2011, 461)。信徒及其组织不是被世界定义,乃是被基督及他的十字架定义。总之,转化性学习把学习者钉在十字架上,在自己根深蒂固的信念不断被推翻的同时,信徒或组织能以圣经当作解释自己人生的标准(而非反之),也能不断适应基督的颠覆性思维。
精神方面
组织的总体氛围或灵魂是否体现基督自己的精神,使人在组织上事奉时可以更爱慕、信靠、效法基督吗?就这一点,信徒要反思这些问题:组织的工作氛围是什么?所体会的精神主要是基督还是其他非圣经的精神?组织的生活是否以非基督(虽未必是坏事物)为指导性精神?组织里面的领导和同事是像基督自己的精神的载体,还是其他角色(比如管理者、英雄等等)的精神之载体?
其他精神,即使看起来很好(比如效率、自由、严格纪律、批判精神等等),若不以基督的精神为基础,就会给掌权者提供一定的属灵空间。组成基督教组织的信徒们还是很软弱的罪人,所以他们一旦不关注基督,他们的自我中心主义与堕落的环境很容易借着那些看起来是无害的事物兴妖作怪。但基督徒不必总是怀疑或老是攻击圣经里面没有明显说明的新东西(比如先进的行政管理方法等等)。只要信徒高举基督和十字架,信徒可以自由使用各样美好之物,因各样美好的赏赐都是从神来的(雅1:17)。警惕不等于满腹狐疑或缩手缩脚,警惕可以和自由并存。
实践方面
无论组织事奉和活动或决策过程和内部运作,都要与基督的样式相称,也积极体现耶稣的精神。这意味着为了能在属灵的枪林弹雨中站立得稳,组织里的信徒要“用真理当带子束腰”(弗6:14)。这意味着信徒爱说真话(Fowl 2012, 205;弗4:25),因属灵执政者的诡计离不开谎言。但真理在此也可以指福音(Arnold 2011, 452),因此,以真理束腰也是指根据福音的内容和精神说真话。这不但关系到信徒的宣教,也是指信徒在基督之灵的同在中敢于揭露时弊和罪恶,不怕指出一切不符合基督的精神之言行,拒绝曲意逢迎和明哲保身。但这并非出于好斗,乃是不愿违背良心或不想看他人被属灵执政者坑骗的决心。
组织也需要培养出效法基督的颠覆性实践,虚心做到那些遭世人忽视或轻看的事(比如传福音、好善乐施、解衣推食、为了让人听福音或学习神的话而牺牲个人的安逸、服务被社会所抛弃或白眼的罪人和弱势群体等等)。这是等于在抵挡属灵掌权者的诡计时,基督教的组织“披上公义的胸甲”(弗6:14)。公义在此是指正直而真诚的生活方式(integrity),即拒绝过一个表里不一或所信与所行不符的生活。所以,披上公义的胸甲等于真诚活出福音,言传身教基督的人生哲学。胸甲是保护心脏的;身体其他部分的创伤未必致命,但胸部若没被保护,后果会要命的。由此可推,仇敌最致命的诡计是使信徒及其组织忽视其良心,或没有保护自己的心的纯洁性(箴4:23)。心之正直性和纯洁性,取决于人是否只委身于一个终极目标还是心怀二意地事奉两个主(如基督和名誉、财富等等)。委身于独一真神,不容许信徒为了自己的安全或幸福而脚踏两只船。许多信徒一方面告诉自己和他人他的基督徒身份,另一方面根据敌对基督教的价值观而生活。
当基督教组织及其成员对明显不符合基督的样式的言行睁只眼闭只眼,他们已开始出卖自己的心而引狼入室。如此,负责讲道和教导事工的信徒要战战兢兢,因为讲话很容易,行出来难;批评人容易,谦卑省察自己不易;揭露他人的欺骗容易,揭穿自欺难。不谨守自己的心的纯洁性,等于在信仰生活上首鼠两端或吃里爬外,也是搞属灵“婚外情”。信徒被神的话约束的良心,高于任何违背神的话的组织之权威,这就是宗教改革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信徒虽有服从教会权威的义务,但教会一旦出卖自己的心,信徒要听被神约束的良心,而不愿为了一点点安全感或个人安逸而把长子的名分出卖了。基督徒都是祭司,故他们有义务奉献毫无瑕疵的祭品;信徒所能奉献的最大祭物是自己,而最好的自己就是良心无愧,内心纯洁的自己。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