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或不信就在一念之间

◎陈庆云

耶稣对他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众人一口同音地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路加福音14:16-24)

在当时,有经济能力摆设宴席的人并不是很多,通常被邀请入席的嘉宾都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和较高声望的人物。而这些宾客都异口同声地拒绝出席。真是意想不到,其实也不难理解,这些宾客是被自己认为比赴宴更为重要的事务缠身。从他们推辞的理由就知道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并不简单。有人买了一块地,有人买了五对牛,有人刚娶了妻。能大手笔出钱买地、买牛、娶妻的人,又岂会是等闲之辈呢?人的天性就是这样,永远有时间做他认为非常重要的事。因为要办理自认更重要的事就以此为借口,觉得这是很崇高的理由不去参加这筵席。

有些事的确是有其重要性,但是却没有紧迫性,并非现在马上就要处理它。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稍纵即逝,若错过了不常有的机会,岂不令人悔恨遗憾?

不参加团契来敬拜主的人,常以最堂而皇之的理由即“忙碌”来作借口。他们的普遍回答是:“我会去的,当我有空时。”但总是忙到没有空!

一天路过,一天错过,还有一天,好好把握。有人说:信耶稣好,但等我老了那一天才信。说这话的人,我想应该去坟场看看,那里躺着的,有91岁,也有19岁,有82岁的,也有28年华的。因为我们不知明日将如何!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以赛亚书55:6)

有一首词这么写:“相信或是不信,就在一念之间,接受或是拒绝是得救的关键!”

美国第7任总统杰克逊(Jackson)在他的就职典礼当天,在美国一所监狱里有一个囚犯,阅读了报纸的报道后,自言自语的说:“啊!仅差一点儿…我若知道…”看守的人听后莫名其妙,就问他究竟怎么回事?囚犯羞愧地回答:“我和今天就职的总统原本是同学,十几年前一同毕业踏出大学校门,有一天,我们约定了去酒家欢庆毕业。路经一所礼拜堂恰好开布道会,杰克逊提议进去听道,我拒绝,反对他的提议。因此我们就分开了。他终于悔改信主,可惜我沉溺于饮酒作乐、放荡不羁、误入歧途、身陷牢狱。啊!仅差一点儿!由此可见,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其后果却是天淵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