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是世人所切望追寻的。在教会里亦然, 任何一个只要有眼光的基督徒,若看见今日的教会“虚有其表”和“装模作样”,都会产生厌恶和抗拒。难怪一位属灵的领袖这样说:“大多数敬虔的信徒心中,神不过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人类最需要的是一位真实的神,但很多人却从教会中找不到这样的神。”这里很清楚表达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神是真实的,祂如何表现出自己的真实呢?” 还有,“教会又如何证明神是真实的呢”?
历来,很多人都渴望获得问题的答案,诗人曾为此而感叹说:“我的心渴望神,就是永生神。(诗42:2)约伯也曾埋怨说:“惟愿我能知道祢在那里才可以寻见祢。”(伯23:3)所罗门在雅歌中更说:“寻求我心所爱的,我寻找祂,却寻不着”(歌13:3)米高盖斯德(Michael Quest) 说出千万人的心声:“主啊!祢听我否?我无法寻得生命之门,在黑暗痛苦中摸索,我已经体无完肤。主啊!请祢敞开大门,指示我路,就是引向永生之路,奔向光明。”
第一,我们必须认清现代人的心态,都是“ 惴惴不安”的,因为每个人都想摆脱“因循懒散”的基督教信仰,却又离不开那肤浅换汤不换药的改革。正如攻击基督教及教会的哥连威尔逊(Callin Wilson) 所说:“我最大的兴趣就是宗教,可是我从宗教找不到人生的目的,也找不出生活的目标,我何等渴望找到宇宙人生第一次的真实。哲学家巴斯葛(Pascal)认为,理性和欲望是互相冲突的,但人又不可能只有理性而无欲望,或者有欲望而无理性,人是二者俱有的。这二者又不能无冲突而和平共处,故此,人类永远是在这两者之中不停地冲突和挣扎着。
我们都在这样的冲突和矛盾中患得患失,人类都在这种尝试中寻求答案和解放。除非宗教是活的,又除非神是真实的,我们永远不会有真实的答案。
第二,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基督教信仰的形像,早已被歪曲误解了。有一位牧师,他父亲离世时,无意间从他父亲的抽屉里找到一份残旧不堪的古画,很想把它扔掉,然而却又是一个“古董”,看起来必定值钱。这位牧师说:“幸而我没有把它扔掉,结果用名贵的框架褂在书房里不停的欣赏。”这位牧师的经验,使我想起今天的宗教信仰,即把它丢掉却又可惜,因为它还有保留的价值,但是否真的“有用”,真的“有价”,只有自己心知肚明理了。
圣经告诉我们,基督徒的生命应该像田中的“珍珠”一样,是“无价之宝”,但我们所发现的“珍宝”是真是假,只有拥有的人才真的清楚明白。
第三,基督告诉我们一些不可想象,关於祂与我们之关系的事情,尤其在“登山宝训”中更令人感动。主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祢的名传道,奉祢的名赶鬼,奉祢的名行许多异能么?我就明明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7:21-23) 主又说:“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焚烧。”(太7:29)
按照以上主耶稣的预言,有一日所有的人都必须面对自己的人生有所交代。这一日,就是所有的人都要面对自己审判的日子。到时决定的问题是:基督在你的人生中,佔有什么地位?你要怎样对祂?你的结局又是如何?假如主耶稣所讲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连篇假话,那我们最好把我们的“基督信仰”越快抛进火葬场中越妙。事实历代历世有许多人这样做或尝试要这样做,今日如果主的话是假的,则教会应该早已成为游乐场和俱乐部了;圣经早已可以放进博物馆收藏了;牧师和传道也不必再浪费光阴和唇舌说教讲道了。更有千千万万的信徒,亦不必再因他们的主受逼迫,甚至为祂殉道而死了。然而,如果基督的教训是真实的话,基督徒的信仰也是真实的话,情况就立刻迴然不同了。我们的人生,就当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因为有一个新生命在我们里面动工。本篇专栏就是盼望读者明瞭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基督信仰,什么是基督教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最后,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神绝对不会为满足人类知识的好奇而将自己启示的。唯一使神启示自己的目的,就是信者有真正追求的决心。凡以为自己的不信是合理的,他永不会发觉神是真实的。惟有那些坦诚地寻求真理,不遮盖自己的疑惑和虚假,并且愿意真正寻求那位“真实的”,又能敞开自己心灵而接受并相信那位真实的人,祂必向他们显现。正如当日不信的多马,当他看见复活的主向他显现时所说的话:“我的主!我的神!”(约20:28)那位“真实的神”必进入你的里面,成全你心所渴慕和寻求的。
但愿我们在此一生之中,因相信接受主基督耶稣成为我们个人的救主,从今往后不再怀疑“真实的神”。啊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