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彼得在这封书信中向我们保证,如果我们持续跟随耶稣,尽管可能会带来麻烦和痛苦,但绝对是走在正确的路上,而且结局是蒙福的。神的恩典带领我们迈向天家,但在堕落犯罪的世代要跟随基督难免会遭遇许
多困难。了解这一点对我们面临试炼时非常重要,例如在工作上或在教会事工上遭遇困难,以承受极大的精神压力和迫害的时候。因此,在你感到自己的道路崎岖,背负的十架愈来愈沉重,请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坚持下去,继续负轭任重,胜利的曙光就在不远之处了。
彼得说:“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是爱祂;如今虽不得看见,但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一章八节)基督徒的道路很可能崎岖难行,但只要学习去认识并且爱主耶稣,就能得到神所赐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得胜的大喜乐。
彼得大概是在主后60年代前期写这本书信,是在耶稣死与复活之后的三十年左右。他提到教会面对外邦人极大的灾害,地点是在小亚细亚(现今的土耳其)发生的。虽然会面对这样的苦难,为什么还是有人愿意追随耶稣呢?甚至为主殉道而死呢?彼得要我们在思想上专注於耶稣再临时会降临在我们身上的荣耀及恩典。为此,彼得前书成为当时受逼迫教会的“强心剂”,也帮助现在的我们望见真实天家的荣耀盼望而不致半途而废。
彼得前书的架构如下:
- 1:1-12 神蒙福的子民——神选召的流民将得荣耀;
- 1:13-2:10 神圣洁的子民——在世界眼光中的基督徒;
- 2:11-4:19 神顺服的子民——信靠神作对的事情;
- 5:1-14 神等候的子民——忠心牧长的谦卑服事。
今将以上架构加以说明如下:
- 1:1-12
对基督徒来说,活在这充满挑战的世界中好像格格不入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有些人为信仰被逐出家门,甚至有些人为信仰而远走异乡。在彼得的时代,许多基督徒在罗马暴君尼禄(Nero) 的统治下,受到迫害甚至财物遭到抢夺,甚至流浪天涯。基督徒是天堂的子民,都是寄居和客旅,世界不是我们长远的“家乡”,就如本仁约翰著名的“天路旅程”,基督徒的角色都是走向天家的“天路客”,因此我们的心和目标必须放在天上,世界只是暂居的地方。当然这个说法会令我们想到伤感,但神既然已经在创世之前拣选了我们,我们是预定走向天家的“过路客”,我们可以确信地说:“三位一体的神所赐的恩典和平安不是一点点,而是多多的加给我们”(彼前一章二节),甚至我们可以大胆地说:“我既蒙天上的神拣选走天上的路,祂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必赐下大能大力使我们顺服祂的圣子主耶稣,更难能可贵的,主必用祂的宝血确保我们成为圣民,遥望天家好像很远,但在“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的神看来,就在眼前,就在目前。但愿神藉着彼得前书告诉我们,成为受祂拣选的圣民,何等美好!何等有福!
- 1:13-2:10
我们刚出生呱呱落地时,我们在没有办法问:我叫什么名字?围绕我们四周的是谁?我为什么要活?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能分辨对错的时候,更悲哀的是,有许多深奥之事我们不懂,尤其人生为何要死?更是很遥远的事和遇不到的问题。然而当我们成了神的儿女,这些问题就成为我们每日遇到的困境,成为神的儿女,我们的身份是什么?我们的本分又是什么?我们要怎样面对和应付它,都是每日必须关心的事。彼得前书1:13-2:10就教导我们的心必须要“警醒”(V13),尤其要“盼望”,因为我们每日的动作起居,有一天在主耶稣降临之时必须要交代清楚。为此,我们活在世间的时候,行事为人就当“忠心和良善”,记得我们是凭着基督的宝血无暇无疵地被洗乾净了(V19),我们也是带着“好消息”的寄居者,我们有使命必须完成。
- 2:11-4:19
请问你有“失声”过吗?失声的人在声音恢复之前只能用笔写或手势与他人溝通。同样在彼得的时代,受逼迫的基督徒无法在所处的社会中发声,所以强调在受逼迫的时候只能用生活和行动来传扬福音,为主作见证,其实用声音传福音固然重要,但用每日的生活和行为更为重要,尤其在不容易传福音的地方和国家。这就带来了彼得书信所强调的生活见证—–谦卑和顺服所有掌权者及与当地的人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只要我们有美好的人际关系和溝通桥樑,靠着主的恩典和能力,我们就可以夸胜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来十三章六节)当然如果我们已经尽了基督徒的责任和见证,然而还是必须要为主受苦受难,这也是我们应尽的本分和义务,效法基督和古圣先贤的榜样,为主而活,为主而死。
- 5:1-14
你可能觉得今天的教会很普通,没有什么太令人深刻的地方,其实不然,透过有忠心、有良善牧长的带领下,复活的主耶稣正引领我们走在那条通往与祂同在永恒天家的路上。
记得在约翰福音二十一章主耶稣交代彼得要照顾祂的羊,牧养和喂养祂的群羊。彼得谨记主耶稣的嘱咐,在此他重覆主耶稣的遗训,交代其他牧养教会的牧长在艰苦的岁月中,尤其在今日疫情泛滥成灾的时代中,更应该好好牧养神的群羊,不可闲懒怠惰,得过且过地成为神的“仆人”,亏负主的恩典。
彼得身为大使徒,但他谦卑地说自己只是“同作长老的”,以及“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彼前五章一节),他知道他自己的“角色”,也鼓励其他的牧长学习谦卑良善,以及仰望十架,忠心背负重任,任劳任怨服事主的教会。
彼得最后向你确保,你我绝对值得为基督受苦受难,但愿我们永远铭记他所讲的一句话:“你们务要在这恩上站立得住”(彼前五章十二节上)。主的福音不人编造出来的宗教故事,也不是诸多选项之一,而是三位一体的真神亲自实行的“救赎之道”,这恩是神的真恩(彼前五章十二节下),是可信可靠的救恩,其他没有他途(徒四章十二节)。最后,彼得呼吁所有住在巴比伦的基督徒(可能巴比伦就是指当时的罗马),务必“至死忠心”,且要记得“彼此相爱”,正如主爱我们一样。
最后,彼得祝福跟随主的人说:“那赐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祂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彼前五章十节)愿赐坚固力量的神,在这短暂的世间成全一切我们为祂所作所行的善事,有一日见祂时,得祂荣耀、称赞与奖赏,直到永远。啊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