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后书简介

使徒彼得在撰写这封信时,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彼后1:13-14)。在这封书信告别中,他重提过去对读者的种种教导,好让他们在他离世之后,仍然可以记得他一切的教诲(彼后1:15)。

彼得后书的收信人,就是定居在小亚细亚地区五个罗马省分的基督徒(彼后1:1),或者是包括小亚细亚地方的马其顿或希腊的基督徒,也就是保罗福音事工的对象——那些同样收到保罗书信的人(彼后3:15-16)。虽然彼得多数的听众是外邦人,但其中也有不少犹太人。 彼得后书的架构如下:

⑴ 1:1- 11 竭尽所能在基督的知识上长进;

⑵ 1:12-21 从见证人的陈述和旧约先知的记载中认识基督;

⑶ 2:1-22 小心防备那些否认基督统管权柄的假师傅;

⑷ 3:1-13 小心防备那些否认基督会再降临的假师傅;

  • 3:14-18 在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

 

  • 1:1-11

彼得是十二使徒之首,也是初期教会的领袖之一,他与雅各、约翰一起亲眼看见主耶稣“登山变像”(可9:2-8),彼得在彼后一章十六至十八节也描述了这场神迹。彼得自称是“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的”(彼后1:1),他所用的“仆人”应译成“奴隶”更加精确。

本段经文充满了彼得完全忠於他的主人——主救主耶稣基督,并且完全按照主人的吩咐生活。他不但谦卑地自称是“奴隶”,他同时也是“使徒”,他不但生活有见证,他也全程陪伴基督传道的事工,更见证了基督的复活。这两项经历都证明彼得有资格成为基督的传话人。

首先,彼得说:“神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敬虔的事赐给我们了”(彼后1:3),这是基督徒行事为人和抵挡异端邪说最重要的根基:一方面透过基督,藉着祂的生命、死亡和复活所表现出来的神能,已经得着一切所需,得以过着讨神喜悦的生活(彼后1:4);另一方面藉着敬虔度日的生活见证,遵行我们所相信的信仰,活在这充满罪恶和污秽的世界中,成为基督的“光明之子”,照耀发光。

  • 1:12-21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记性越来越差,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都需要一些帮助,才能牢记曾经学过的圣经知识。那么这些帮助是什么呢?最主要的就是指过去敬虔生活所实行的”这些事”,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我们就会永远记得所蒙的恩福。我们经常忘记圣经,是因为我们只当“理论”来记忆,却没有将真理与行为连结起来,以此确认我们是主的“真门徒”。

彼此趁机提醒,在末世的时代必有许多“假新闻”(fake news), 他用“parousia” 这个词,共17次出现在新约圣经中,彼得称之为“乖巧捏造的虚言”,这是假师傅所捏造出来的“异端”,不可等闲视之,因为会把我们从真理中误导而失去神的恩典和知识。

认识圣经绝不可按我们自己的喜好,喜欢就读,不喜欢就不读。有不少基督徒只读新约,不读旧约,因为旧约既长又难明白,尤其先知书,读了更令人烦闷。彼得在此竭力反对,先知是神当时代的“代言人”,他们所说的“预言”都是从神而来,如同明灯照在暗处(彼后1:19)。诗篇一百十九篇一百零五节说:“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在天亮前,当路边所有的街灯都灭了,“晨星”就成为了“引路之光”,不但将世界照亮,也将神荣耀的国度大放光耀,如何可以不读旧约圣经呢?

  • 2:1-22

分辨真假师傅和他们的教导,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信仰问题。有一日,我在商场上逛,突然在一间名錶店中看见一个广告,板上写着“真的假錶!”,原来说明何为真“劳力士”,何为假的。配戴一支冒牌的“劳力士”,大概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是其他冒牌货就不一样,假如是假药,包装一样,内里却含有致命成分,甚至导致死亡毒性,这就成生死攸关的事了。彼得一方面说明假师傅及假教道理带来的“致命”后果,另一方面揭穿他们的动机,他们都是为了“谋财害命”,我们若是随意跟从,其结局就十分可怕——引导灭亡的路上!因此末世的基督徒应该在神的恩典(救恩)和知识(圣经)上竭力追求长进,以免坠入永远沉沦的道路上走。

本段经文彼后二章二十节彼得引用了“猪的生活”来作比喻,说明假师傅的本性:“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滚”;又说“狗也不会离开自己呕吐物”的天性。这两个比喻,描述了假师傅的“真面目”,他们永远脱离不了“罪恶”和“污秽”的行为,也永不会脱离情欲的败坏,更坏的是他们把无辜的人和把持不定的基督徒引到败坏和灭亡的路上。切慎切记!

(4) 3:1-13

第三章一开头,彼得的语气明显转变,称他的读者们为“亲爱的弟兄”,告诉他们他写了另一封书信,可能是指彼得前书,也可能是已经遗失了的第三封书信。无论如何,彼得强调无论是旧约或新约,它们都是“主救生的命令”,也是“藉着先知和使徒传给你们的”(彼后2:10),这“预言”的重点是指向有朝一日基督将在荣耀中再临(太24:36-39)。这应许已经过了两千多年了,有人怀疑及嘲笑不可能实现(彼后1:4),今日也有许多基督徒认为基督在第一次“降生”时已经临到了,不会再有第二次的“降临”。彼得在这里告诉我们,基督虽仍迟迟还未降临,不代表祂就不会再来。我们必须跟随神的时间表,而不是我们的时间表——“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是神的时间表;我们的时间表是一日24小时,一小时六十分,一分六十秒,绝对不一样。

彼得在结束时提醒读者要期盼旧约先知所预言的“新天新地”(赛65:17)。主来的日子,天地都要消毁,有形的物质全都要销化(彼后3:10),强调一切都要更新(彼后3:13)。基督必再临地上,成全旧约和新约众先知和使徒们的应许,绝不迟延。因此,在热切等候基督再临的同时,我们每天生活的言行举止,必须“敬虔度日,靠主行善”,在祂显现时,得着称赞与奖赏。我们还不可忘记,基督再临的应许迟迟不来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我们信主的基督徒因为失职,轻忽了我们蒙恩得救成为神的儿女享受永生之乐的责任—–传福音作作见证, 救人灵魂, 因为“神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万人(原文是“所有的人”)得救”。请问你作到了没有?

  • 3:14-18

现在彼得已经来到结尾了,基督徒既有基督再临的盼望,我们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彼后3:14)这就呼应了他先前对读者的鼓励,要他们“分外地殷勤”,培养基督的品德(彼后1:5)而不闲懒不结果子:“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敬虔;有了敬虔,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后1:3-7)彼得还继续说:“你们若充充足足的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闲懒不结果子…..所以弟兄们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你们若行这几样,就永不失脚。这样,必叫你们丰丰富富的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彼后3:6-11)

彼得在前书和后书中,再三提醒每个基督徒不可忘记他的叮嘱和吩咐,就是“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一同长进。”(彼后3:18)“长进”不是一步即成的事实,而是“按步就班”的举措。“恩典”是指“救恩”,但不可停留在“救恩”的第一步,我们必须继续勇往直前,不但在“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上长进而成为刚强的基督徒”(提后2:1);同时,我们也当在主的知识和智慧上长进,免得我们成为吃奶的婴孩,永远长不大的样子。

结束时他向所有长进的基督徒确保在基督里的安稳,无须惧怕和挣扎,但是有这样的把握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地过日子。一位新约圣经学者说得好:“我们对神有信心,并不等於我们可以轻忽所得的恩典,甚至忽略假师傅的误导,他们如同吼叫的狮子魔鬼一样遍地游行,寻找可吞食的人。” 我们就当洁身自爱,谨慎自守,儆醒祷告,靠着“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彼后1:4),热切等候主的再来,得着称赞和奖赏。但愿荣耀、尊贵、权能、智慧、公义和救赎, 都归在主的名下,直到永永远远。啊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