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之工(4)

2. 亚伯拉罕的分离史
纵观亚伯拉罕的一生就能发现,他的一生有过四次阶段性的重大分离,这四次分离表明圣徒的信仰历程。
第一次分离:与本地、本族的分离,和与父亲他拉的分离(创12:1,徒7:2-4)。
迦勒底的吾珥曾是亚伯拉罕的祖先拜偶像的地方(书24:2,15)。亚伯拉罕离开那里,表明他迈出了信仰的第一步,即与世俗分离的第一阶段。
亚伯拉罕曾生活过的迦勒底的吾珥位于今天的巴格达东南部,是非常富饶的地方,是古代文明的中心,也是拜偶像的集结地。亚伯拉罕的时代正是拜偶像的鼎盛期。亚伯拉罕的父亲他拉身居此地,他没有侍奉神,反而沉迷于拜偶像。
就在这个时候,神吩咐亚伯拉罕“离开本地和亲族”(徒7:3)。于是亚伯拉罕与父亲他拉一起离开了偶像之城迦勒底的吾珥。但是,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他拉因迷恋哈兰的安逸生活就留在了那里。
终于在亚伯拉罕七十五岁时,神第二次护照他。这一次不仅要他离开本地和本族,还命令他离开“父家”(创12:1),这一命令非常直接而坚决。神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命令,是因为当初在迦勒底的吾珥蒙神召唤的时候,亚伯拉罕没有完全顺从神的命令。创世记12:4-5说,当亚伯拉罕完全顺从命令诀别父家的时候,终于进到了迦南地。
创世记12:4-5  “亚伯兰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去了…… 亚伯兰…… 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就到了迦南地。”
当时是家长制社会,违背父亲的意思,决心离开父家并不容易。离开哈兰的时候,他拉还健在,亚伯拉罕七十五岁,他拉一百四十五岁(创12:4,11:26)。怎么忍心撇下一百四十五岁高龄的父亲他拉,这对作为担负家族重担的长子来说,无疑是件非常心痛的事。所以,使徒行传7:4也说“他父亲死了以后,才离开哈兰”,这表明亚伯拉罕惟神话语的至大的信仰。
使徒行传7:4中的“死”,希腊语叫“阿波得尼斯库”。这一词在此处具有象征意义(林前15:31)。表示在亚伯拉罕心中对父亲他拉的感情没有留下一点影子,而是完全分离的状态(路14:26)。亚伯拉罕到七十五岁的时候(他拉一百四十五岁)毅然断绝父子之情,离开了、哈兰。此后又过了六十年,他拉二百零五岁时就死在了哈兰(创11:32)。亚伯拉罕战胜了分离所带来的一切伤痛,只藉着信心,遵着神的话语去行了(创12:4)。
第二次分离:与罗得的分离(创13章)
从闯世界13:10-11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罗得是有世俗贪欲的人。于是神就让亚伯拉罕与罗得分离。
这时候的亚伯拉罕虽然已经与世俗分离,但是仍需不断地与世俗之念和自己的犹豫不决分离。
创世记13:11-12 “于是罗得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往东迁移,他们就彼此分离了。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
对亚伯拉罕来将,自离开迦勒底的吾珥到定居异国他乡的迦南地,在如此艰难的岁月里,侄儿罗得是一直陪伴他的唯一骨肉。长时间与他相依相伴的侄儿罗得突然要与他分离,亚伯拉罕必是心如刀割一般。
只有战胜如此疼痛毅然分离的人,才能作主的真门徒。主在路加福音14:26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在路加福音14:33也说:“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譬如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如今的我们,也必须与身边一切属世俗、属物质的分离,这样才能作主的真门徒。
第三次分离:与以实玛利的分离(创21章)
亚伯拉罕终于得到了应许之子以撒。于是就照着神的指示赶出了由妾所生的儿子,以实玛利(创21:10-14)。因为这个儿子是亚伯拉罕凭着自己的手段和诡计而生的。这就是在神的旨意面前放弃自己的能力和计划即自我否定的过程。
加拉太书4:30  “然而经上是怎么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他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
亚伯拉罕在创世记17:18告白说:“但愿以实玛利活在你面前”。在创世记21:11又说:“因他儿子的缘故很忧愁”。由此可以看出,亚伯拉罕在十三年的时间里,在自己第一个儿子以实玛利身上投入了极大的爱。但是,当神命令亚伯拉罕将他所疼爱的、如今已长成十三岁少年的以实玛利与夏甲一起赶出自己家的时候,他毅然顺从了。与以实玛利的分离,无疑是亚伯拉罕一生中作为一个人所经历的最大的痛苦,这痛如刀割般刺透着他。
如今,我们也要赶出身边的“以实玛利”,舍弃那些明明与神的旨意无关、自己却爱不释手的东西。这样才能像以撒那样真正承受神的产业。
第四次分离:与以撒的分离(创22章)
亚伯拉罕与以实玛利分离之后,神又命令他把以撒献为燔祭。于是亚伯拉罕遵着神的命令,果真把独生子以撒献为燔祭(创22:1-12)。虽然后来重新得回了以撒,但这一事件却是把自己最珍稀、最挚爱、最宝贵的一切,毫不吝啬地奉献出来的分离(创22:16-17)。这是以死亡为代价的分离,是冲击亚伯拉罕存在根基的分离。亚伯拉罕不仅要割断对血气之子以实玛利的挚爱,还要割断对应许之子以撒的挚爱。以撒是亚伯拉罕所持有的最后唯一的挚爱。
亚伯拉罕藉着绝对仰赖独一真神的信仰,通过了根本无法理解的神的试验。他连神所赐的祝福也都归给神,这是承认一切都属于神的成熟的信仰态度。
这让我们想到了约翰启示录四章中的二十四位长老,他们将自己从主领受的冠冕(四节)重新放回宝座前,并赞美说:“万物都属于主“,从而归荣耀给神(10-11节)。
启示录4:10-11  “那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坐宝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远远的,又把他们的冠冕放在宝座前,说:‘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
信徒的信仰旅程也是如此。通过一次次的分离,信仰也会逐渐地成熟(赛52:11)。
如果不与罪恶的旧生活、旧习惯、旧样式分离,就不可能按神的命令前往新的使命之地。当神要求你分离和舍弃的时候,如果分离得不彻底,那么总有一天这些会成为你的荆棘和网罗(书23:13,士2:3)。
当神命令亚伯拉罕离开他心爱的故乡迦勒底的吾珥时,当神再次吩咐他离开与父亲一起移居并暂时享受富足的哈兰时,亚伯拉罕并不知道最终的目的,但他还是服从了命令,踏上了朝圣者之路(创12:1,来11:8)。对于亚伯拉罕来说,这条路显然是与当时社会风气相背、丧失既得利益、失去安息之地的流浪寄居之路。如果没有超凡的决心和勇气去分离,那么这一旅程根本就不可能开始。
亚伯拉罕经历了与父亲他拉、侄儿罗得、妾所生的儿子以实玛利、原妻所生的儿子以撒等骨肉分离的伤痛,但每次都藉着信心忍耐得胜,最终站在了惟有敬畏神的信仰的顶峰。
创世记22:12  “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
神通过顺从“分离”命令的人成就救赎史。如今有信心的人应当跟随亚伯拉罕的信心足迹,趟过幼发拉底河,成为属灵的希伯来人。也许这条路在有些人眼中是盲目的,漂泊无定的,寒酸的寄居之路。但只要为了顺从神道而前进,那么这条路就是“圣洁而荣耀的路”。
为了圣洁的分离,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要离开世俗的巴比伦,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启18:4)。第二,我们要与世俗分别为圣。哥林多后书6:14-7:1就告诉了我们分别为圣的道理。圣徒固然生活在世俗之中,但不能与世俗妥协,要彻底地与它分离,从而保持属神的子女应有的圣洁(利11:44-45,彼前1:15-16)。第三,我们要拒绝脱离神道的、自由主义的一切世俗的学问和神学。如果与他们妥协,那么终究会脱离纯净的福音。
走完圣洁的分离之路的人会得到怎样的祝福呢?
当亚伯拉罕坚持走完圣洁的分离之路时,神就赐给了他“大福”(创22:17)。关于“大福”,英语圣经(LB)中翻译为“incredible blessing”。是指凭人的思维无法想象,凭人的理解无法达到的巨大的福分。这“大福”藉着亚伯拉罕的后裔耶稣的降生而成就了(太1:1)。全能的神、宇宙万物的主以亚伯拉罕的后裔来到这地,这是何等惊人的祝福啊!如今效法亚伯拉罕,通过分离的伤痛,并惟有遵循神话语的人,必将与亚伯拉罕一同得享“大福”(加3:6-9)。哈利路亚!
创世记22:16-18  “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