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义人必因信得生」

◎蔡颂辉

「唯义人必因信得生」这句话出自哈巴谷书二章4节。一般人直接把这话理解为「信耶稣即得永生」──人得救不靠行为,只要真心相信、做决志祷告、受洗即可。基督信仰教义确实认为人得救全靠信心,可是,作为一个尚未有弥赛亚到来,也未有现今教会常用的「归主程序」的旧约时代,先知哈巴谷的话有可能是这个意思吗?
本句原文中的「信」在不同文脉中被译为不同的中文词:稳固(参出埃及记十七12)、诚实(参耶利米书五1)、信实(参诗篇一一九75)、诚心(参历代志下三十一12)等等。哈巴谷书的内容主要预言神将兴起巴比伦来惩罚犹大的罪恶,当先知对神用更邪恶的人来审判悖逆的百姓而感到困惑时,神在守望台上向他启示了这一句话:「唯义人必因信得生」。
这处既与巴比伦掳掠犹大有关,我建议从该段历史去了解这句话的真义。相较于其它阶段的历史,圣经对以色列人被掳期间的记载不多,不过也足以让我们一窥「得生」之「义人」的实例,并从他们身上去了解何谓使人「得生」及使人「被称为义」的信心。其中先知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的故事最为耀眼。
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于约雅敬王时期被掳,因着出众的外貌和才智,他们被选出来接受特别的待遇和训练,好预备他们进王宫里服侍。他们在异乡多次面对信仰的危机和挑战,却表现出真「信心」来。
第一场挑战,是太监长被指派将王所用的佳肴美酒每日分给他们一份。这听起来一点也不像什么挑战对吧?但他们却定意不在饮食方面玷污自己。圣经没有清楚说那些食物是被祭过偶像的(这是我们常听见的解释),如果真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应该连蔬菜也拒绝食用。拒用王膳很可能是但以理一帮人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神之间的约定,为了把自己从巴比伦人当中分别出来,尤其在同胞承受灭国的痛苦和羞辱的那段时期,与他们认同。因着他们的坚持,即便他们只是吃白水和素菜,却长得比其他人更加俊美健壮。
后来,尼布甲尼撒王做了一个梦,却决定不将梦说出来(但以理书二5、8和合本译为「忘了」,原意为「定旨」),以考验术士们真正的功力,要他们把他所做的梦连同讲解一并说出来,却没有人做得到。但以理得知以后,要求他的同伴一起向神祷告,后来就在夜间的异象中得到神的解答。但以理因此得着赏赐,被立为总长,管理巴比伦所有的哲士。
第三场危机是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座高大的金像,在金像的揭幕典礼上,所有高官都被要求俯伏敬拜金像,不服从者将被扔在烈火的窑中。在场的但以理三个朋友坚决不向金像下拜。当王责问的时候,他们的回答霸气十足:「尼布甲尼撒啊,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们所事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以理书三16-18)
接下来又是一场解梦的挑战。这一次,巴比伦的术士即便听了梦的内容,也无法给予讲解,唯独但以理能做到。讲解这梦的最大难处,乃是因为梦的内容是关乎尼布甲尼撒的落魄下场:他必被赶出离开世人,与野地的兽同居,吃草如牛,被天露滴湿,且要经过七期(但以理书四25)。无论如何,但以理带着惊恐向王一一说明,毫不回避。过了一年,事情就完全应验在尼布甲尼撒身上。
第五场危机发生在伯沙撒王的宴席上。有指头忽然出现,在王宫宴席的墙上写字。伯沙撒王赶紧呼叫术士前来,解读墙上的字,却没有人能做到。这事让太后想起了但以理。但以理被召到王面前,承诺以厚礼和高位赏赐他。但以理直言不要王的赠品,并当面指责王自高自傲,不敬拜真神,预言他的国将要分裂,归给玛代人和波斯人。结果当夜伯沙撒王就被杀了。
第六场危机是发生在波斯帝国大利乌王时期。那时,但以理已经年迈,波斯国的长官嫉妒但以理,设计谋要害他。他们向王提议,要他立一条禁令,在三十天之内,不准在王以外向任何神或人祈求什么,否则将被扔到狮子坑里。大利乌王同意了,盖上了玉玺。但以理得知此禁令之后,仍像往常一样,开着那面朝耶路撒冷的窗户,一天三次,双膝跪在神面前祷告。如果只是纯粹为了祷告,他大可关起窗户,或心中默祷,便不会被发现。可是但以理故意这样做,为了向那些密谋害他的人表示他不妥协,也不害怕!结果,他真的因此被扔进狮子坑里,但神保守他没有被伤害。
但以理的一生给「义人必因信得生」这句话做了极佳的诠释。有信心的义人,是那些在信仰上对神忠诚到底的人。他们不被悖逆的洪流冲走,在重重的挑战、迷惑和引诱中,坚守对独一真神的单纯信仰。他们在世界中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把自己和世人分别出来。他们宁愿牺牲生命,也不违背对独一真神的忠诚。当他们领受神启示的话语时,不论多大的挑战,他们仍直言不讳。他们坚持做合乎真理的事,不管那些事是不是被世上的势力所禁止。他们坚持不做违背真理的事,即便世上的实力强迫他们这么做。因着他们的忠诚,他们一次又一次经历神的作为在他们身上彰显。
千万不要以为有信心就不会遇到苦难,或者一定会经历超然神迹。圣经中许多忠心的仆人也经历过莫名其妙的苦难,我相信,在受苦过程中他们也有过困惑,甚至埋怨,但以后他们回头看,却从中发现神够用的恩典,使他们的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神所要的「信」,就是这样。

来源:真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