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祷告

◎傅振渊

经文:尼希米记4:1-23

 

以色列人有一位国王,名叫希西家,病得要死。希西家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医治他(以赛亚书38:1-3)。上帝便应允他的祷告,祂通过以赛亚先知说:“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寿数”(以赛亚书38:5)。 希西家听了上帝的话就很高兴。

以赛亚先知说:“当取一块无花果饼来,贴在疮上,王必痊癒”。希西家一方面要祷告,相信上帝必动工,但另一方面他也必须有所行动,接受给他的治疗,这样他才能痊愈。

尼希米记4:9记载“然而我们祷告我们的神,又因他们的缘故,就派人看守,昼夜防备。”我们发现祷告和行动(工作)之间的平衡原则。有些基督徒认为,如果上帝真的保护你,你就不需要看守。甚至有的说,如果你安排看守的人,就意味着你不完全相信上帝会保护你。但尼希米和以色列民的想法和态度并非如此。

尼希米记第4章讲述了以色列人在尼希米的领导下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能够重建城墙已是很好的成就,但能够继续建造是更艰巨的任务。要面临的挑战很多,有外部也有内部的挑战。

外部挑战来自反对甚至试图拦阻和停止重建城墙工作的人,如参巴拉、多比雅、亚拉伯人、亚扪人、亚实突人。他们使用心理策略,想通过藐视和嗤笑(2-3)和肉体威胁(11-12),为叫以色列人气馁;而内部挑战来自以色列人本身,他们感到气馁、灰心,因为这是非常艰巨的工程,觉得无法完成(10),且有对外部敌人威胁的恐惧(14)。

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尼希米到上帝面前祷告(4-5、9)。尼希米和以色列人显然没有陷入这两个错误:1.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紧急问题上,以致看不到祷告的重要性和作用;2.只是祷告而什么都不做,没有履行任务和责任。

我们在尼希米记第4章中看到了相同的模式。有出现的挑战或问题,他们就先祷告后继续工作(4-6 )。尼希米和以色列人知道敌人同谋攻击耶路撒冷,使城内扰乱,他们就向神祷告。尼希米和以色列人一边祷告,一边昼夜防备(9)。尼希米鼓励那些感到恐惧的以色列人,使他们不惧怕而继续“记念主是大而可畏的”,他呼吁全民继续相信和倚靠上帝。尼希米提醒以色列人,上帝曾在一切似乎无望的时候帮助过他们,祂必再次帮助他们。换句话说,向上帝祷告的呼求,表明他们能继续修建城墙的工作(14-15)。

圣经不曾教导我们,当面临挑战或困难时只需要祷告,并认为那是上帝的计划。上帝赐予我们特权能为任何事情祷告,但祂也希望我们能尽力去解决我们的问题。有时我们需要先祷告后行动,但有时我们需要边祷告边行动。

面对工作和艰难的生活挑战,我们不可忽略祷告。祷告是表露我们对上帝的完全仰赖和倚靠,无论是在工作中或服事中。

对于尼希米,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祷告并非最后的努力,认为什么都做不了;对于尼希米,祷告是首先必须做的事。尼希米记1章,当听到耶路撒冷城墙的情况,尤其是城墙的倒塌后,尼希米立即祷告(1:5-11)。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做,但他昼夜祷告并相信上帝会一步一步地带领他;尼希米相信,若没有上帝就不会有成功(参阅 2:20 “天上的上帝必使我们亨通”),因此,祷告是我们仰赖上帝的表现。唯有祷告能改变事物,没有祷告就没有成功。

为什么在建造工程中,祷告对尼希米和以色列人是那么的重要?

  1. 祷告在挑战或危机中给予我们勇气

富兰克林总统曾说:“唯一值得让我们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恐惧会使我们瘫痪,也会传染并使他人瘫痪。恐惧和信心不能同时存在我们心中。尼希米激励以色列人不要害怕,不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兵器或认为他们的仇敌不够强大,而是因为知道谁是他们的上帝。我们的上帝必为我们争战。祷告可能不会改变情况,但却会改变祷告的人。

  1. 祷告是上帝赐给我们智慧的设施

在尼希米记1章,当听到耶路撒冷的情况时,尼希米向上帝祷告。他对耶路撒冷受苦的以色列人充满怜悯。从人的角度,尼希米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唯有祷告和预备自己行上帝可能为他开的路。尼希米耐心祷告,等待上帝的时间和启示。祷告是行事的指引。尼希米也许要花了3-5个月的时间才能发现上帝所开的出路,就是通过亚达薛西王许可他重返耶路撒冷并建造耶路撒冷的城墙。甚至当亚达薛西王问正为耶路撒冷的情况挣扎的尼希米时,他立即默祷天上的上帝(2:4),求主指示当说什么。因此,他获准返回耶路撒冷(2:5-6)。雅各书 1:5 “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

当耶路撒冷城墙的建造终于在 52 天内完成时,尼希米记 6:16说,那些反对建造工程的仇敌才意识到“这工作完成,是出乎我们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