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雅的意思是“耶和华保護”。他所传的信息是针对犹大,是一位贵族血统的先知。从西番雅书第一章第一节其祖先可追查到希西家王的时代,其家族和希西家王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和密切的关系。
当约西亚王在位时,公元前640-608年,他开始整顿国家,他在公元前621年禁止并废除偶像敬拜的习俗,西番雅先知大概在这时受到委派为这场复兴铺路。西番雅书没有提到巴比伦是当时的强国,也没有提到有关尼尼微城被毁灭的事,所以我们肯定本书的完成时间大约为公元前625年。
西番雅书告诉我们神的审判既将来临,尼布加尼撒的大军将直捣犹大,他恳求百姓务必及时悔改,因为神是怜悯的。列国也将会受到审判,神将惩罚恶待以色列人的人,而以色列最后必蒙福,神的余民将收复失地,重回故土,建立强盛的国度。
今日的世界与以前没有差别,罪恶同样存在,而神的公义也没有改变,在末世的时候,将会有一批忠心的余民被神留在世上为祂作见证。他们虽然为主的缘故受到逼迫,不过最后的权柄还是属於神,祂将会在千禧年的国度时统治整个大地,这是神的应许,是不容置疑和改变的。
西番雅书解读如下:
(一) 耶和华的日子 (1:1-18)
- 犹大被毁 (1:1-6)
西番雅书的开场白不但特别,而且高明。他介绍自己时,让人能推算其身世,直到第五代,有意突出自己贵族的身份。西番雅先知的预言,有双重的应验性:一方面可指当时犹大被掳到巴比伦;另一方面也可指将来的大灾难。神说,祂必从地上除灭万族,指当尼布加尼撒王的大军长驱直入犹大时,沿途进行破坏和摧毁,无论是人或动物都面临大灾难。神借用尼布加尼撒王审判犹大居民的同时,也除灭了所有的偶像。“基玛林”的意思是“穿黑袍的人”,是指敬拜偶像的祭司们所穿的衣服,他们必要受审判的命运。“玛勒堪”和“摩洛”是亚扪人的神,在献祭时以小孩为祭物,那些背叛神和不跟从神的人必遭审判。
- 祭物的预备 (1:7-11)
先知要百姓随时準备心,因为审判随时都会来到。神要使犹大人被敌人所杀如同屠杀祭物一样。“他的客”是指巴比伦在宰杀祭物后所开的庆祝会。“分别为聖”是指巴比伦是神用来审判选民的器皿。“跳过门槛”是一句谚语,是指强盗肆意掠夺人财物佔为己有的行径。“鱼门”是耶路撒冷北边的城门。“二城”为新建的城门。迦南的商人必被除灭,再没有商业活动的意思,这些地方的人都要受审判,到处都要哀号痛哭。
- 冷漠被罚 (1:12-13)
以色列人是非常自满的百姓,虽然表面上他们不直接反对神,但在信仰上的冷漠和不关心的态度,极其令神反感。他们自以为是神的选民,神不会将灾祸降在他们身上,处处表现任性和胡作妄为的行为,那知神不但要惩罚他们,还要将他们被掳到巴比伦七十年,神如同醲酒师一样清除多余的渣滓。以色列人所掠夺的财物终归落空,房屋将变为荒凉,他们都忙於逃难,所居之处成为荒凉,但他们仍忙於建造房屋, 但都遭摧毁。
- 耶和华日子的冲击(1:14-18)
西番雅预言灾难之日越来越近,而且很快就来到。这是指巴比伦大军就快侵扰犹大,另一方面可指将来的大灾难被敌基督控制,在末日所有勇士都要大声哀哭,惊慌逃难,日月无光,惨状有多坏就有多坏,多惨就有多惨,这是指基督第二次降临前的状况。以色列民必须作心灵的准备,末世的圣徒也当为基督的再来作准备。
(二) 列国受审判 (2:1-15)
- 西番雅对以色列的呼吁 (2:1-3)
西番雅毫不客气称以色列为不知羞耻的国民,可见百姓的灵性和道德已经落到了无可救箹的地步。先知呼吁他们要聚在一起,趁神还未发怒时,集体悔改,以免太迟。然而在大灾难时,必有一批人谦卑持守神的律法典章,这些余民将蒙神保守。先知为百姓垂死挣扎向神祈祷,希望神在降罚时手下留情,事实上先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凡行恶不肯悔改的人必审判降罚。
- 非利士人被毁(2:4-7)
当尼布加尼撒王的大军侵入犹大时,沿海一带的城市自然也必遭殃。此处经文提到非利士人的五个城市中的四个:迦萨,亚实基伦,亚实突和以革伦,必将被毁,惟有迦特这个城市没有被毁。沿海之地本是商业之城,将变为牧地,犹大的余民将得这些地方成为牧场,得以重建家园,这是神眷顾回归百姓的应许,这也是指基督第二次降临时得以应验。
- 摩押与亚扪被毁(2:8-11)
摩押与亚扪在犹太以东,他们仇视以色列人,阻扰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他们的下场必如所多瑪与饿摩拉,完全被毁成为不毛之地。神所眷顾的余民,必佔领他们的地土,建立强大的国家,因为神与他们同在,眷顾他们,使他们强盛。万国列邦因此都将荣耀归给予神,在各自的地方敬拜神,这也是指将来在千禧年国度的荣景。
- 古实与亚述被毁(2:12-15)
古实为於非洲大陆的东北部,是现在的埃提阿伯,与埃及结盟。公元前605年被亚述所灭,而古实也遭难。亚述在当时是最大的强国,在公元前612年尼尼微也被巴比伦所灭。尼尼微曾经 不可一世的大城,也沦为野兽的居所。一向自以为无人能比的尼尼微,如今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
(三) 犹大被控诉与被复和 (3:1-20)
- 耶路撒冷被控诉 (3:1-8)
先知控诉耶路撒冷的百姓,不肯受神的命令、训诲和教导,以自我为中心,不依靠神,不亲近神,眼中无人,心中无神。
西番雅也控诉一些特殊阶级,身为首领不以身作则,好好管理国家,反倒欺压百姓,尤其身为先知和祭司属灵的领袖,本应讲论神的话,敬虔圣洁事奉神,如今却强解律法,亵渎圣殿。神是公义,也是爱,只有藉着审判和刑罚来管教达到神的的目的。
西番雅先知忽然将注意力转向末世,神要百姓等候神的日子的来到,这日子是指“哈米吉多顿大战”,那是神所定的日子,神要召聚各国的军队,开到耶路撒冷,在那地方审判列国,神要将祂的怒气倾倒地上,毁灭各国,这是启示录所讲论的。
- 犹大被复和 (3:9-13)
在千禧年的时候,神要洁净万民,这是神永恒救赎的计划。神的余民(包括以色列人和外邦人)都将要聚集一同敬拜神,献上供物,这是在千禧年国度余民的情景。
在那时候,人不会觉得羞愧,而是坦然无惧来到神施恩宝座前敬拜祂、荣耀祂,因为一切的罪恶已被除掉。这些灵性贫穷和谦卑的人,都来投靠神。千禧年国度的余民将不会死,也不再犯罪,也不会受到各样的惊吓和灾害。
- 以色列所蒙的祝福 (3:14-20)
从以色列人最后被复和及列国被毁灭,可见神的恩慈和憐爱是永不更改,也不后悔的。先知在结束时,唱出一首欢呼之歌,以色列民也欢乐地唱,因为神不再审判他们,神必消灭他们一切的仇敌。
这里的“以色列的王“是指基督,祂将要在耶路撒冷和他们中间统治,从此以色列人不再害怕灾殃,这是百姓梦寐以求的理想国。
西番雅先知透过三章7节,将神的大爱和救赎的大能描述的淋漓尽致,这种蒙恩得福的喜乐场面,只有神在当中才能享得的大喜乐。
最后,先知重申只有属神的人有一天会中止憂愁,得享安慰,虽然现在蒙羞,有一天神必会改变。在那时候,神必审判恶待以色列人的外邦强权,一切恶人也必遭到刑罚,以色列必回返应许之地,得享荣耀、喜乐、平安和满足,这应许不但赐给旧约的以色列人,也是对新约时代信靠神的外邦信徒说的,我们等候那一日的来临。啊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