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亚书7:1-14节是一段穿插的经文,内容是讨论信仰的问题:到底信仰是“属灵化”?还是“仪式化”?这是撒迦利亚先知看见了八大异象后两年的事情,百姓看见圣殿的雏形已经完成,就开始忙着用上好的材料去建造自己的房子。这时候先知要百姓禁食,纪念过去所受的灾难,并且神如何恩待他们,将他们领回故土。
先知第三次列明这是大利乌王第四年九月基流月初四日,也是最后一次(亚1:1,7),有意强调他在大利乌王统治时所得的默示,神可以使用外邦君王完成祂手中所作的工。先知在此提醒以色列人,禁食不是一种外表的仪式,而是内心对神的渴慕和敬爱,并全心全意信靠顺服神的行为。
神又对先知说,当年祂如何警告列祖不要犯罪,可惜他们塞耳不听,致使神把他们放逐到异地,如今百姓还是继续犯罪,顽固成性,仍不听神和先知们的劝告,令神大动怒火。
进入第8章1-23节,突然经文从消极变为积极,在短短的23节里,先知十次用“耶和华如此说”,22次用“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强调神为了祂自己的荣耀审判以色列的仇敌,,因为祂关心百姓的安危。神必要将百姓带回锡安住在耶路撒冷,在那里老年人和孩童休闲地坐在街上,尽情享受太平盛世。老人和孩童这两个年龄层是最软弱和无法反抗的人,然而他们不再受外来的威脅,在千禧年国度时无拘无束地在街上往来休闲。
余民将从“东方”和“西方”归回。在撒迦利亚时代,以色列人很少住在东方,这是指巴比伦,他们多数住在西方,这是指罗马帝国的版土,但是千禧年时,以色列人将从东西方回归以色列,意即全部犹太人归回后才有上述所论“太平盛世”的景象。
撒迦利亚很有技巧地将当时和将来的远景连在一起,在回归之前的以色列和千禧年时代的情景何等不同, 往年对列祖的审判,如今却成为赐福,从消极角度百姓应该悔罪改过,从积极角度百姓必有太平盛世的应许,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进入后半部第九章至十四章,有两个肩负重担的预言:第一,弥赛亚第一次降临时这位良牧和君王被人拒绝;第二,弥赛亚第二次降临时,这位良牧和君王为何受到肯定。
撒迦利亚是一位充满盼望的先知,虽然在他的时代弥赛亚尚未来到,但他大胆地预言人们将要拒绝这位第一次降临的弥赛亚,而且他在第十章还加上弥赛亚第二次的降临,可见其预言视野何等远大。
(一)亚历山大大帝——世界的征服者(9:1-4):
- 对哈得拉、推罗不利的预言: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分 兵两路,打败了大利乌王之后趁势攻入叙利亚、巴勒斯坦直到埃及;另一队攻下哈得拉、大马色和哈马,世人和以色列人只能眼巴巴看着亚历山大军队的入侵。推罗和西顿是当时著名的城市,住满有学问和财力雄厚的人才,而且城墙非常稳固,亚述王用五年时间攻入,尼布加尼撒王用十三年时间才能得逞,但亚历山大只用七个月时间攻下,其军队在城下挖破一个水道提防,靠着雄厚势力的海军攻陷推罗。
- 对非利士人不利的预言:这里提到非利士的五个城市:迦萨、以革伦、非利士、亚实基和亚实突,它们将被毁灭。亚历山大入侵五个月后屠杀了一万多个迦萨人,将其余的人卖为奴隶,又将巴提王绑在战车下拖到死为止。神必除去他们中的带血肉,“血”是指拜偶像献祭时恶心的祭物。神必审判他们,使他们远离偶像,剩余的人都归向耶和华。耶布斯人原居在锡安,当大卫王佔领此城时 ,将他们与神的百姓混合(撒下24:15-25)。
- 耶路撒冷逃过亚历山大大军摧毁的预言:当迦萨被攻下后,亚历山大便长驱直入耶路撒冷,当时的大祭司带了一队人马去见亚历山大,当他看到大祭司全副武装时,令他想起在马其顿时曾梦见过此人,而使他旗开得胜,因此他就善待犹太人和耶路撒冷的圣殿。此段历史使我们看到神的大能作为,保守了以色列人逃过这个浩劫。
(二)骑驴驹的基督——和平之君(9:9-11:17):
世界性和平的国度(9:9-10:17):
撒迦利亚是集焦在千禧年的国度,描绘基督如何以和平统治世界。神说祂必除灭以法莲的战争及一切武器,神必以和平统管全世界,祂的权柄统管从大河(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直到地极。神以“立约的血”救赎被掳的子民,将他们救回耶路撒冷, 因为神从来没有毁约。基督十字架宝血的“永约”,永不会失效功能,将万人从无底坑中(地狱)释放出来。神应许说,“你们被囚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转回包装材料”,被救回重返应许之地,并要多多赐福给神的百姓,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话。
神应许犹大的弓和以法莲的箭必将配合,发挥最大的力量摧毁希腊众子,果然在公元前175-163年,犹太马加比战胜他们,可惜只是短暂一时,然而到了千禧年这预言将完全应验,带来永久的和平和繁荣。当千禧年来到时,冠冕上的宝石将带回到巴勒斯坦,余民全都归回应许之地,成为弥赛亚的“使者”,神将万象更新,万物兴盛的图象,充满全地,这是耶和华说的。
神要将江湖术士和作假梦的人除灭,因为他们使百姓误信而离开神,背弃神的教训,迷失方向,使百姓流离失所。神的怒气要向他们发作,神将地上的领袖除灭,亲自牧羊看顾羊群,使犹大强盛如同战场上的骏马自由馳奔,所向无敌。
“房角石”是一块坚固的石头,其作用将两面墙连接在一起;“钉子”是一枝强而有力的铁钉,它是钉在泥土上,用来稳固帐棚。“争战的弓和箭”发出有力,战胜一切强大敌军,弥赛亚将修補以色列使他坚固,因为耶和华与他们同在。勇士必被践踏,骑士必被羞辱,百姓必逢战必胜。此段经文是描绘哈米吉多顿的战情,其方园二百哩到处充满血腥,神将列国军队歼灭,神的百姓因战胜而领回所有失地,再度过着喜乐太平的日子。埃及和亚述代表南北两端世界的余民,也都回到应许之地,归回的百姓必靠神胜而又胜,靠神坚固有力,神将从亚伯拉罕到千禧年的“万民”,包括所有信靠神的外邦人,都必在基督里的应许完全应验。
在这段经文结束之时,先知预言以色列人在这之前因拒绝良牧而被摧毁,失去国家流离到全世界,现在神要像牧人吹起号角,由於怜悯将他们召集引领重回故土,因为神是”立约的神”,也是“守信的神”。撒迦利亚先知受命於神,将这信息和预言传递给以色列人的同时,这也可指先知以后的新约时期,基督的门徒和追随祂的人,都因拒绝了这位基督(太23:37)而受的审判和刑罚,直到他们归信基督为止。先知说:“要给我工价,不然他们必被抛棄,於是他们给先知三十块钱。” 其实不是先知需要这三十两钱,而是一种侮辱的行为。这事不但是指以色列人藐视先知,这也可指后来犹大将耶稣出卖的行为,每当犹太人读到这段经文,必会想起他们不信的行为,如同犹大一样卖主的罪恶,提醒他们必须悔改,可惜直到今日事实不是这样。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