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云
在一个偏远、封闭的小镇上,居民只能听到两个电台 :第一电台专门广播名人消息或是热门歌曲排行榜,它的收听率相当高;第二电台则是气象专业电台,它的听众只有一小群人。
一天晚上,气象电台发出紧急警告:一场威力惊人的“龙卷风”将在午夜袭击本镇,电台呼吁镇民立即疏散他处。这一小群听众立刻组织起来,有的去找镇长,有的到街上敲锣打鼓,有的打电话给第一电台,请求播出龙卷风消息。
镇长听了说:“本镇从未有过龙卷风,龙卷风的消息是气象电台误报或揑造,为的是提高收听率。”敲锣打鼓的人则被视为疯子,而第一电台则以现场正在访问名人为由,不肯插播这一条事关生死存亡的消息。
午夜后,小镇被夷为平地,后来再也没有人知道这儿曾经是一个小镇。
世界一直在变,我们要以敏锐的心看这个世界,不要把每件事都视作理所当然的。
我们身处于这末了的世代,最重要、最后的广播、宣告: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马书1:16)
“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马太福音24:14)
福音的意思是“好消息”;如果只是一个消息,所得的反应,大致会像雅典人一样,当作是“奇怪的事”,是“只将新闻说说听听”(使徒行传17:20-21)。但“好消息”就大有不同了,而且是与你生死悠关的好消息!
今天,很多人说他也信,但他的“信”,是信一件新闻,像许多怪事新闻一样,信与不信并没有关系,甚至听不听都没什要紧。但是,有关你的好消息,不能不信,不能不接受,这就是福音。
画家与吉普赛女孩
许多年前在德国莱茵河畔普鲁士镇一个名叫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的古城里,住了一个画家,名叫史丹堡(Stenburg)。虽然他热衷宗教,但却对基督为他个人救主,使他脱离罪咎及罪权之事一无所知。他受聘绘画一幅关于耶稣基督钉十架的画,但他这样做不是出于他对基督的爱和信,而是为了金钱及名誉而已。但因着神的怜悯,祂籍此事使这位先生明白到基督受苦及舍身的妙爱。现在我们就要述说这件事发生的经过。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晨,史丹堡在杜塞尔多夫附近的一个森林消闲寻乐时,偶然遇到一个吉普赛小女孩正在用稻草编造篮子。史丹堡被她的清纯美丽所吸引,遂决定邀请她作他一幅西班牙跳舞女孩之画的模特儿。他安排巴比媂(这个女孩的名字)每星期三次到他的画室作模特儿。
她很准时到达了画室。她大大的眼睛四处张望周围摆放的画,心里充满着好奇及惊异。其中一幅很大的画(基督被钉十架)吸引着她的目光。她很用神的注视着,指着那画中的人,用惊讶的声音问道:「他是谁?」
「基督。」史丹堡漫不经意地回答。
「在他身上发生什么事?」
「他们要钉他十字架。」
「围绕他哪些脸目恶凶的人是谁?」
「听着!」史丹堡说道,「我不能一面说话一面工作。只管照我的吩咐站住。」那女孩不敢再说什么,但她继续注视那画并凝思当中的意义。
当每一次她来到了画室,那幅画对她的吸引力就越来越大。她就冒着被骂的危险再次发问,因为她渴望知道多一点这幅画的意思。
「为什么他们要钉死他?他是坏人吗?他很坏吗?」
「不,他很好。」
她整天就只学到这一点儿,但这已经使她对这幅奇景增进了一些知识。
最后,因为知道巴比媂很热切想知道这幅画的意思,一日史丹堡就对她说:「听着:我会一次过告诉你,之后不要再问我了。」接着,他便告诉她十字架的故事;它对于巴比媂来说是那么新鲜,但对于他自己却陈旧得毫无感动。他能绘画出死亡的痛苦,他的神经却不会稍微抖动,但对于那女孩,她一想起便心里绞痛。她双眼充满泪水,她几乎不能控制她的情绪。
终于到了巴比媂到画室的最后一日。她在那幅伟大的油画面前站立,不愿意离开。 「来,」那画家说,「这是你的工钱,以及一个金币。」
「多谢你,先生。」接着转向那画,说:「你一定很爱祂了,因祂为你作了这一切,对不?」
史丹堡不能回答。巴比媂带一颗伤痛的心回到自己的族群中。但她的话如箭一般射进史丹堡的心。神的灵用着那个吉普赛女孩的话使他心灵苏醒。他不能忘记她的话。 「为你作了这一切」,这句话不断地在他耳边回响。他开始感到不安及伤过。他知道他不爱那位被钉死的主,外表的宗教不能使他波动的心灵得到安息,亦不能领他明白神的平安。
不久之后,史丹堡被引领到一处少数穷人聚会的隐密地方,聆听神的话语及福音的信息。他第一次接触到那些活出真信心的信徒,并听到简单的福音。最终他明白到基督为罪人钉十字架,他自己也是罪人,所以基督也是为他死,担当他的罪。就是这样,神引导这位画家认罪悔改,信靠耶稣,得着救恩。他开始领略基督的爱,并能说:「祂是爱我,为我舍己。」
现在他渴望与别人分享神奇妙的爱。但他可以怎样作呢?忽然他灵机一触。他能绘画。他的画笔能告诉人关基督的爱。他祈求神的帮助,他的画调已经不再与从前的一样,而那幅画也与其他名画一同被陈列在著名的杜塞尔多夫美术馆里,画下写着一句说话:
我为你作了一切,你作了何事为我?
只有永恒才能告诉我们那句话及那幅画领了多少人到基督面前。
一日史丹堡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站在那幅画前,伤心地哭泣着。这个女孩正是巴比媂。
「噢,先生!如果祂也是这样爱我就好了!」她哭着说。那画家就告诉她主也是为她死,而且复活,不论是穷苦的吉普赛女孩,富人或是伟人,主耶稣都一样为他们死。史丹堡不再为解答她所有渴望求知的问题而感到厌烦。他恳切地告诉她基督的爱,尤如她恳切地想听的。当福音这样传给她时,她便接受了。当她走出了那房时,她已经是一个得救的人,并在神的妙爱中欢天喜地。就是这样,神用着巴比媂的话领这画家归主,又用着这画家的话向这个女孩启示祂自己。
数月之后的一个晚上,史丹堡突然被一个陌生人召请去见一个将死的人。他随着这人的引路,穿越一条一条的街道,出到效野,进入森林,最后到达一个支搭着一些简陋帐棚的聚居点。在其中一个帐棚中他发现垂死的巴比媂,她虽然在穷困病痛中等待死亡,但她仍在基督宝贵的爱中满了欢乐。他看见她在离世时仍赞美她救主的爱,知道祂已赦免她一切的罪,并且她要往宝贝的主那里永远与祂同在。
又过了好些年日,这位画家也离世往主那里去了。有一日,一个有富有的贵族青年走进了这个美术馆中。当他注视着这幅画并画下写着的字句时,神就在他心里说话。他就是新生铎夫(Count Zinzendorf),他从那日开始就转变为一个热心的基督徒,日后更成为摩利维亚弟兄会宣教运动的始创人,神籍此宣教运动引领成千上万的灵魂归向祂。神的作为真是何等奇妙!
我曾舍命为你,我血为你流出,救你从死复起,使你由罪得赎。为你,为你,我命曾舍,你舍何事为我?
我曾受大苦难,非人口舌能说,临刑身同罪犯,救你地狱得脱。为你,为你,我身曾舍,你忍何辱为我?
我曾将父救恩,从我天庭携带,此恩充满你身,即我宽容,仁爱。为你,为你,大恩曾舍,你作何事为我?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摩太前书1:15)
「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20)
(后记:许多年前,那个艺术馆及那幅油画,已经在一次大火中烧毁了。但那个向所有人……向你,亲爱的读者,……向我发出的问题,仍然存留。「我为你作了一切,你作了何事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