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躺平学直立与自立

◎杨姿英

旧的一代与社会比较贫困,许多孩子都要分担家庭的经济,少有好吃懒做的孩子,大家一想到可以工作,就努力尽责,因为有份爱在心里,要分担父母的困难,给弟妹、家人较好的生活……这一带,许多人让父母惯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过苦日子,就给他们预备温室,为他们遮风挡雨。结果,失去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孩子。他们一碰上苦难或打击,就躲避、逃走。抗争、突破困境不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如果需要责备,应先是家长,因父母浓密的爱如长长的缠脚布,把原本健壮的孩子,绑成思绪变形的宝贝,不可以调教、不可以责备。

我们都是矛盾的一代,做家长的不鼓励孩子太早进入网络世界游荡漫游,但精明的孩子瞒着家长、师长,不做功课、不交作业,常常到网络周游列国,他们最终也一样变成智慧白痴。从腾讯文化刊载《王蒙:网络带来白痴和低智商时代》的作品中,作家王蒙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受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缓缓逼近。

我不晓得网络有多少流行词,今日才后知后觉,2021年底出现了一个网络十大流行语,其中之一是“躺平”。但早在10多年前我早已从一些朋友的分享中,看见一群家长,对孩子沉迷网络世界,在当中迷路、走不出陷阱,非常伤痛。这些孩子,无心上学、听课……除了踏进网络,才回全神专注,随游戏或动画激动、紧张、忿怒、兴奋、忧伤……久而久之,他们失魂落魄、精神颓靡,因为长时间没有充足睡眠、没有规律进食、走动、阅读、思考或用手脚工作操作,好多变得未老先衰,脾气失控。

大家以为能在网络世界里潇洒游走,都觉得自己是新时代的骄子。不幸的是,日久见真相,长期迷恋在网络上的人们,除了精于“躺平”的方式,他们已经脱离了正规的生活,也不屑父母长辈那类辛苦赚钱取仅仅可以糊口的生计,对维持生活的需要无动于衷。那些富裕的孩子,计算父母的产业足够用一生,也不需要在打拼,就这样,加入躺平一族。现实里富裕的躺平与贫困简朴的躺平是有差距的。

生活在南阳的人群过去常常看不惯一些土族不务正业,手上有点钱,就辞工度假,钱花光了,再找些杂工。现代流行的“躺平族”也与他们相似,都不向往积极就业、不要熬心熬力的斗志、只在乎自己的舒适度假或游戏时间。他们不顾年迈体弱的家长,基本生活费还经常向他们伸手要求,对自己啃老的态度也无所谓礼义廉耻的文化。

我突然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当年所以发起鸦片战争,因为许多鸦片嗜好者,都是“躺平”过日子,直不起腰。他们为自己可以躺平引以为傲,因为那套躺平的酸枝木床也是富贵人家才能拥有的家具。当中好些贫困者也一样不能幸免,觉得新鲜的玩意怎么让有产之士独占,结果全民一片颓丧,国家振兴不起。回看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与虎门销烟,那是一场精神意义重大的改革,他为了救国,牺牲了自己与家人的幸福与安稳。这一代,不希望需要牺牲另一个林则徐。

躺平的族群,老师、家长与爱你们的人似乎不能再用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去激发你们,因为对任何事物都“无所谓”是你们的座右铭。你们有手有脚,却看不见父母、家人或配偶、儿女的伤痛,不但没有分担家庭的责任,还要软弱的家人照顾你们的起居饮食,“啃老”“啃爱”不应该是你们生命的标签。

生命更新在于你们的决心与立志,祝愿你们对躺平有疲累的一天,请赶快直立与自立。唯有自愿要更新的人,才是真正有福的人,我深信“如果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后5:17)。希望你与这位是“道路、真理与生命的主”(参约14:6)相识。

起身梳洗整齐之后,需要换上新装,面对生活的挑战,世上确实没有白食的餐饮,让自己不单供应自己,也可以照顾比你衰弱的长者与家人,爱是双向的交流,代代可以川流不息,关爱你的人们不希望给你的爱流入死海。

来源: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