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锢的思维

中国人使用牙刷的最早期是在1400年代。当时的牙刷是用野猪鬃扎在竹签或铅笔大小的骨头上制成的。发明现代牙刷的是一位英国人,名叫威廉•艾迪斯(1734-1808)。他使用骨头,在骨头上钻着细细的孔,然后用动物毛扎在其中,并用胶水将它们粘在一起。

 

当威廉的想法被发展成尼龙牙刷后,他也成了百万富翁,并于1938年由美国杜邦(Du Pont)公司生产。

 

你可知道,当威廉•艾迪斯提出牙刷的概念时(1780 年),他当时是在监狱里。他的身体虽在监狱,但他的思维却没有被禁锢。而虽有很多没有被监禁的人,他们却时常禁锢了自己的思维。

 

Penjara itu berupa kata-kata:

  • “Tidak mungkin”.
  • “Tidak bisa”.
  • “Tidak mau”.
  • “Tidak berani”.

所谓监狱是:

-“不可能的”。

-“不能够”。

-“不要”。

-“不敢”。

 

还有一个其他的“不,不,不”,往往成为我们想要发展的障碍,甚至使我们抱怨、责怪别人和放弃。

 

我们被赋予自我发展的潜力,其中有:思维、创造力和想法。千万不可让任何情况禁锢我们的思维!

 

让我们开始思考正面的事,千万不要将负面的因素引入我们的思维中。

 

当要远离只会让我们焦虑、担心、害怕、悲观和犹豫的想法。

 

当用一切美好的事,有趣的事以及振奋自己和他人的事来填满我们思维。

 

“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立比书四:8)

 

(请参阅:马可福音十:27;腓立比书四:13;希伯来书十:35)

 

小牧人辑

~译自印尼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