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旻
基督教会有辅导学,似乎还是新兴的事。有人以为那是圣经加心理学,是外来的东西,采取拒斥的态度。其实,辅导古已有之。因为基督徒重生在神的国度里,不能立即达到成熟,完全;在长进阶段,必须有人在旁辅助,引导。
我们观察一般的动物,在生育过程中,也必然有这样的阶段。圣经中,摩西述说耶和华如何待以色列: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仁;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扇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这样耶和华独自引导他…(申三二:10-12)
如此描述,显明神不仅是圣洁,公义,威严,也有恩慈,怜悯,忍耐;对祂子女的爱顾,无微不至。同样的理由,教会对神交托的圣徒,也必须关切不容稍减—在灵,魂,身体,心理,生理各方面,悉心照拂。
可是,这经人撮合的辅导学,并非“天作之合”,常是貌合神离。喏,有人找来了。
一位辅导上去应接。进入谈话后,辅导A胸有成竹,根据“属灵定律”,立即给与处方:“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熟记成方,应对专业化;二十分钟时间到了。一同祷告后离去。一场规范作业程序流程处理;结果呢?只有主角满意,客户感觉缺乏关心。完成了“决志”手续,既没有辅,也未曾导,然后,悄无声息流失了,再没听见他的事—除非是犯案的社会新闻。
另一案例就不相同了。辅导B让来人倾吐心中所有,不发问催逼;自然得有耐心,费些时间。访客在出门时感觉轻松满意,对“好医生”千恩万谢;用不着处方治理,自然没有良药苦口—也许很快还得再来。
这是时下一般辅导的不同场景。
一场瘟疫流行。有座城市,普遍受到感染。一位医生名满全城,很不缺少病人。他照例晚到,微笑着叫患同样流行病的人举手;然后,每人一包药处理,遣散众人。
另一位医生,相信各人病情有不同,让大家尽情的说病,然后,并不给药,每人回到自己的家。
这二位各有自己的顾客。然后,瘟疫过去了。最后,所有公民都过去了。该问的:他们往哪里去?
教会的辅导学
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救赎世人的罪;三天以后复活,五旬节圣灵降下,新约教会在耶路撒冷开始。
信而归主的人多起来。他们也有信仰上,生活上各样不同的问题。那时,还没有“辅导学”的名词—信的人,多是一般百姓,包括使徒在内,是“没有学问的小民”,什么学都没有。当时,流行一句话:“去找巴拿巴!”
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徒四:36,37)
从此新约教会再没听说“约瑟”,像雅各穿彩衣的孩子被卖去埃及;倒是添了个巴拿巴—第一辅导师。
惟有巴拿巴
激进的青年扫罗,带着大祭司致大马色会堂的公函,要迫害逮捕信奉耶稣的门徒。在路上,复活的耶稣向他显现;扫罗自己也成了门徒。
再回到耶路撒冷。那曾是他受教育的地方;那里有他熟悉的人物;不过,新生的扫罗,一切都成了那么陌生!
他自然不会再去大公会奔走。他想同门徒们团契,他们却都怕他,以为他是来踩探虚实,不信他是门徒。
夜,是那么的冷。难不成得在街头露宿一晚!
有人告诉他那个新名字—劝慰子。正是这边际人扫罗所需要的。
扫罗从耶路撒冷出发的时候,巴拿巴还未出现。这劝慰子可真有亲和感,名不虚传。二人第一次见面,就一见如故,使人感受他的诚信可托,没有戒备。就像是大卫见到兄长约拿单,立即肯把战衣,弓,刀,都解下来,交付大卫。多么难得的知心人!
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他去见使徒;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见主,主怎么向他说话,他在大马色,怎么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都述说出来。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徒九:27,28)
所有的门徒,都对扫罗存有戒心,“惟有巴拿巴”!
作为辅导人,当然必须得有智慧,能知人,能辨别诸灵,必须也有肢体之爱;巴拿巴不仅接待扫罗,还领他进入核心人物,去见使徒们;为他的引见人,见证人;巴拿巴完全相信了扫罗的话,也为他说话,都述说出来。
由于“劝慰子”的影响,除去了隔阂—“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巴拿巴仿佛是执挡箭牌走在前面,扫罗“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显然收到相当的效果,以至他们想法子要杀他。这引起自己人的关心,为了扫罗的人身安全,他们决定送扫罗回到老家大数。 (徒九:29)
打发巴拿巴
患难迫害,反成为主借以兴旺福音的机会。安提阿是当时罗马世界的第三大都市,仅次于首都西方世界首都罗马,及亚历山太。安提阿与居比路(今名塞浦路斯)隔海相望,水路可达罗马,迅即发展成为福音中心。巴拿巴诚信可托,又不存对人和文化的成见,因而获耶路撒冷教会派为代表,去考察教会增长是否正常的情形。
他到了安提阿一带,见到那里的教会,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共荣,“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表明很容易接受并认同。看见别的肢体蒙恩惠,得荣耀,不嫉妒,而大欢喜,不是简单的事,只因为有爱。他劝勉教会,坚心倚靠主,是造就培养,预备对摆在前面的事工。 “走到安提阿为止”,并非画地自限,而是工作有目标,并不急于回故乡居比路安居;而在港口城市安提阿,领导教会发展。
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他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徒一一:22-26)
这巴拿巴原是“好人”,并非没有原罪,更不是没有原则的老好人,不得罪人;作辅导的人,是性向良善,与人为善。他“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是顺从圣灵,节制自我;表现于有灵律,灵力,灵果,多人归主。
教会作得对了。差派的工人对了。工人也作得对了。这不是某个人的工作,也不去挂自己的招牌,发展支会;才会有正确的结果—“许多人归附了主”!
好个巴拿巴,他认清“使徒”的使命,绝不建立自己的山头,也不着意发达组织。看到蒙恩工作兴旺,不仅欢喜而已,要处分兴旺的继进—辅导者有好记忆,心中有前瞻计画和适合的人选;自己下顾茅庐,找,找不必舍近求远,往基利家的大数,去找扫罗。 “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
在安提阿,原本没人知道扫罗其人,要托借巴拿巴,不吝全力的介绍保证。那里正是蓬勃发展的工场,如鱼得水,也如人得鱼! “他们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许多人遵从主的教训,包括培养继起的干部,可以接续教会事工。辅导必须有教义的根基。
辅导不必须远方进口,是本地长起来的。
这样,教会没有成为一个帮派,而有别人可以认知的行为规范—这些人像是干什么的呢?他们不只是喊口号,不只是口诵心维,他们正是行动像基督。于是对他们尊敬的社区,给他们个名字以资识别:从安提阿那地方起首,门徒被称为“基督徒”;这不只是一个新标籖,以利出口和推销,也是告别犹太教,脱离了当时罗马政府给予的宗教保护,就得准备面对迫害。